淺談克卜勒
高爺/蔡宜欣 103,02,27
孫燕姿最近唱紅一首歌《克卜勒》,作詞/作曲都是Hush。
談克卜勒就不能不先談哥白尼與第谷。
哥白尼(拉丁名: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年)是文藝復興時期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臨終前(以免被圍勦)發表的《天體運行論》提出他的日心說模型,主要是用以解釋行星運動,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開啟了哥白尼革命,對推動科學革命有重要貢獻。
哥白尼學說與《聖經》權威牴觸,伽利略因追隨「哥白尼學說」,被天主教指控有異端邪說的嚴重嫌疑,伽利略被傳喚到羅馬接受審訊,1633年2月到達,被判終身軟禁。
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年)是丹麥貴族與天文學家。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提供了土地和資金,設立Uraniborg天文臺,由第谷主持,從1576年到1597年,獲得大量精確觀測數據。
1599年第谷搬到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支持下,他建立了新的天文台,克卜勒為其助手,與第谷一起從事天文觀測。
1583年第谷出版《論彗星》一書,提出一種介於地心說與日心說之間的理論,認為地球作為靜止的中心,太陽圍繞地球作圓周運動,而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圍繞太陽作圓周運動。克卜勒多次遊說第谷接受日心說,但未成功,第谷堅信他的第谷系統。
明朝崇禎皇帝時(崇禎2~7年,1629~1634年),徐光啟依據第谷的觀測結果與學說而編製了《時憲曆》。
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年)是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克卜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克卜勒定律。
1601年第谷逝世,死前把自己所有的天文觀測資料贈給克卜勒。克卜勒鑽研數據,在1609年發表了關於行星運動的兩條定律,1618年發現了第三條定律,就是後來被稱為「克卜勒定律」的行星三大定律,定律說明了行星圍繞太陽轉的理論,至今未有重大修正,貢獻巨大。
克卜勒的三大行星定律
1.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
2.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行星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3.各個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和它們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
(這一定要知道,不懂也應該背起來,人家四百年前就弄懂,咱們現在還不懂就說不過去啦。)
克卜勒的三大行星定律對後來的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發展出萬有引力定律。
我今天找出《克卜勒》歌詞,拜讀三遍,實在不懂,真不明白,這些歌詞與天文學家克卜勒的理論有任何關聯嗎?是我遲鈍古板,或是流行音樂無釐頭?或謂都是探討星星,但四百年前人家是研究行星軌道呢!
依此類推,以後情歌也可能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柏努利Daniel Bernoulli》、《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不知不懂人家的博大精深沒關係,歌會紅就好。
也許我真有年紀了,搞不懂的事越來越多。
孫燕姿《克卜勒》
等不到你 成為我最閃亮的星星
我依然願意借給你我的光
投射給你 直到你那燦爛的光芒
輕輕地掛在遙遠的天上
當你沉靜 天空那條冰冷的銀河
粼粼的波光夠不夠暖和你
當你想起 那道源自於我的光芒
我依然願意為你來歌唱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 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孤寂
提醒我 我也只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 …… ……
唉!!還是不懂。
第谷(帶領一大群人)勤做天文觀測,累積大量數據。克卜勒歸納出行星與太陽的運動關係,為何如此?當時沒人知道。直到牛頓出現,發展出萬有引力定律,成功解釋了天體為何如此運動。天文學、物理學如此一步步發展,過程真是精采啊!
克卜勒沒管其他恆星,更沒管那銀河,和那滿天星星其實沒啥關係。
蔡宜欣:高爺,《克卜勒》這首歌其實是作詞者寫來紀念他的寵物兔(名字就叫克卜勒)所以跟天文沒有很大關係喔^_^
高爺:難怪我不懂,多謝宜欣指教!早知道我就不用費神寫那麼多啦!可是妳是怎麼知道的呢?
古時有一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最佳視力在最好天氣,全天也只能看到六千顆,地平線上只有一半),又說「孔明星落五丈原」,從沒聽過畜牲(寵物啦)也能升天當星宿哩!
可是可是,若作詞者下回又養別的寵物,取名「鍾理和」、「蘇東坡」、「賽萬提斯」、「大仲馬」或「川端康成」,又編一首歌來紀念,又與文學或文學家毫不相干……,那怎麼辦?
唉!蠻亂的。
蔡宜欣:高爺,我是從報紙影藝版得知(見
白喝:我家的米格魯(Beagle,小獵犬)本來叫做「達爾文」。
高爺:達爾文曾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收獲很多。英國是老牌的航海國家,船隻何其多,這艘小獵犬號因達爾文而聞名於世,這兩個名詞有重要關聯。
但作詞/作曲者Hush的寵物魚與克卜勒實在扯不上關係,看歌詞中有大量描述星空與銀河的名詞:最閃亮的星星、燦爛的光芒、掛在遙遠的天上、天空那條冰冷的銀河、粼粼的波光、一閃一閃亮晶晶、眾多孤星、掛在天上放光明、一顆寂寞的星星……。
從星空切入,談孤寂與思念,意境不錯,演唱也很好。但這全部實在與天文學家克卜勒一點關聯都沒有。科學上,理論基礎不成立,一切論述都沒法成立。這歌曲若換個適當歌名,自己的感受與東西,不要拉到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與借用愛因斯坦、霍金、賀曾樸、李傑信等科學家之名,不忽弄聽眾,真實一些(像KANO),我相信更能讓人感動。
這是我想告訴作詞/作曲者的話。
邱志祥:感情這一味,通常理智的比例不會太高,只要抒情無傷害,可矣!況且此歌與名可重啟被關注與學術論述,不也很好?作曲者可有自己想法與空間啦!
Hush創作搞憂鬱 克卜勒紀念死魚
【自由時報╱記者胡如虹/台北報導】
孫燕姿的新歌「克卜勒」充滿幻想空間,引起歌迷的熱烈討論,有歌迷說是孫燕姿迎接兒子新生的歌曲,也有歌迷覺得是在講外星人,沒想到詞曲創作人Hush卻透露,寫這首歌其實是為了紀念一隻死去的魚。
Hush是獨立樂團Hush的靈魂人物,身兼詞曲創作和主唱,外型像個憂鬱小生,私底下的個性也很憂鬱。日前Hush樂團上Openstudio的網路節目「如虹音樂會」,念哲學系的Hush承認憂鬱是他創作的養份,常常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由於他最近幫孫燕姿寫了一首新歌「克卜勒」,深受天后孫燕姿的喜愛,不但新專輯名稱就叫「克卜勒」,世界巡迴演唱會也以此為名,讓網友很好奇他的創作靈感來源。
Hush知道很多人對「克卜勒」這首歌有很多想像,尤其是搭上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外星人熱潮,不過他寫這首歌並不是在探討外星人,而是為了紀念他養的魚「克卜勒」。之前朋友送給他兩隻魚,因為他很喜歡天文學,就幫兩隻魚取名為「克卜勒」跟「伽利略」,把魚缸擺在床頭櫃上,每天晚上開著小燈,看著「克卜勒」跟「伽利略」游來游去,有一天「克卜勒」突然死了,他看著死去的魚發光的身體,便有感而發的寫下了「克卜勒」。
Hush說沒想到這首歌會變成孫燕姿的主打歌,更沒有想到他紀念「克卜勒」死去的歌,會變成孫燕姿迎接兒子新生命的歌,生與死形成了一個有趣的關連。
http://m.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75605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