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99年2月28日 (週日)
攀登山岳:菜公坑山,883m
領隊:潘郁仙
參加人員:OD、林麗雲、朱正中、 朱 夫人、朱昱齊、朱郁庭、烏龍、沈智慧、簡孟璋、鄭義奮、阿娟、高爺。
農曆年後,上班已一週,工作與生活都步入常軌。正逢初十五上元節,OB爬山活動如期開張,郁仙農曆年前精心安排了一條由大屯山區下到北投的輕鬆賞玩路線。上午八點,捷運劍潭站集合,朱正中一家出動,夫人頭一回賞光,雙胞姊弟齊出更添熱鬧,烏龍智慧儷影成雙,簡孟璋(土木79級星隊)近年持續勤走百岳,已近八成,義奮也來過數次,大概剛開學還不算忙,有空爬山。
紅5公車直上陽明山,公車總站人潮未現,賞花公車班班接續不必等,推測是這個時段登山隊伍多已出發,賞花人潮還沒抵達。二子坪遊客中心前整裝,先去大屯自然公園,Geocaching遊戲方興未艾,朱正中手中有一寶物正待交換,手持GPS細細觀察尋尋覓覓,找到藏寶的石洞了,朱正中蹲下伸手入洞,取出層層包裹的塑膠防水盒,裏頭寶物不少琳瑯滿目,眾OB興味盎然聽朱正中詳細解說,姊弟簽了名,交換寶物盒歸原位,取出的寶物開始下一段旅程,進盒的寶物期待下一位同好開箱見光,繼續環遊世界。Geocaching串起世界各地人們美好的聯繫,這是GPS和網路的有趣組合,新鮮有趣的遊戲。
往北穿過大屯自然公園,緋寒櫻、吉野櫻、各式杜鵑美不勝收,直覺春神來了,小橋、濕地、水生植物動物等一派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領隊訂這活動名稱「上元花鬧菜公坑」在此處特別傳神了。
菜公坑山在北方矗立,圓弧完美對稱如覆碗,碗比面天山寬淺一些。書上說菜公坑山是大屯山的寄生火山,隆起但未噴發。如今登山口在圓峰東南側(大屯自然公園的東北角),有大型標誌造景。合照後沿石板步道進入,步道單純並無分叉,森林茂密遮風遮陽,石板潮濕密生青苔,北方山林鬱鬱,山谷下方即菜公坑溪,沿溪而下可抵菜公坑及三板橋。繞過圓峰的東側與北側,菜公坑山頂在圓峰西北方。山頂到了,空間狹窄,比人高之巨石鎮頂,這就是著名的反經石,經是羅經之意。導覽木牌說明石內富含磁鐵礦,會使磁力線偏轉,大夥兒紛紛取出指北針測試,果然不假,但影響距離並不大,約十至廿公分,且巨石各方向偏轉並不一致,想係成分不均勻吧!為何他處未聞?為何只在此山頂出現?一時無解。
站立山頂四處張望,北方是竹子山西坡森林與三芝石門一帶北海岸,大屯主峰南峰西峰在南方,大屯主峰看來瘦削尖銳許多,巴拉卡山在西南,擋住後方的二子山、面天山、向天山等。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東方碩大的小觀音山,這是台灣最大的火山口,直徑1.2公里,侵蝕開口朝西北方。環形山峰最高點在其東方,海拔1066m ,在台北市清晰可見,大屯山與七星山之間,較低(因為位置較後方且稍矮一些)之平頂山(其實是環形火山口之南緣)便是,山頂有許多廣播與電視的發射台,如此獨特而巨大的地形特徵竟然沒有引起多數山友與廣大市民的注意,有點匪夷所思。有不少人去過印尼爪哇東方的婆羅摩火山、義大利拿波里的維蘇威火山、日本富士山或九州的阿蘇火山,卻對台北近郊的巨大火山群視若無睹,近在眼前的奇幻美景反倒忽略未見,太可惜了!
山頂合照,因空間侷限,只能前後排排坐,也不能玩花樣了。林麗雲拿出小番茄,頗受歡迎。逆時針方向續行步道下山,坡度較陡,一樣濕滑,高爺一跤跌坐地上,沒事沒事。右側找到往巴拉卡山的小徑入口,此山人跡少小徑若隱若現,未列今日目標,回到巴拉卡(101甲 )公路,林麗雲又拿出小番茄與葡萄,爬山中途吃水果最享受,生津止渴消除疲勞。
沿巴拉卡公路西行一公里,出現一混凝土製仿石坊,額曰「日月其心」,于右任墓到了,兩側華表矗立,拾級而上,墓區依山而建,坡度陡峭空間狹窄但視野寬闊,山谷開口向西北,大約是眺望大陸與故鄉之意,墓塚後方正中央有「耆德元勳」題字,右老是與 國父同輩的革命先賢開國元勳,長任監察院長達34年,首創標準草書,譽為當代草聖,對文化貢獻猶大,故居梅庭位於北投,台北市已指定為歷史建築並開放參觀。晚年作詩「望大陸」明志: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從前在校時登玉山,山頂上就有右老銅像,北望中原。高爺以大陸在抗戰之前的小學課文「台灣糖甜津津」與「甘蔗與高粱、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春風春雨」等三首歌,介紹因國共內戰遠離故鄉終老台灣的一代,顛沛流離懷念故土,親人永隔悲憤莫名,對當時匪黨倒行逆施的國仇家恨,與壯志未酬年華老去的悲歌。起因是元月份走天上山時老祥哼唱「甘蔗與高粱」卻不知其意,高爺遂作此介紹。厚厚一袋講義由義奮背上來,並在此分發,今有博士級助教,講者不免略顯得色。
往南續行兩百公尺,至一小溪谷,谷深陡峭灌木密生,滿布青苔毫無路跡,眾人止步仰望溪谷,聽高爺說溯此溪可到二子坪與大屯坪,有點嚇到,簡孟璋說:「這不太容易吧!」高爺微笑,再往西走卅公尺,小徑入口在此,眾人這才寬心離開公路。進入森林。這小徑饒富野趣,四週原始林相當茂盛且箭竹密生,小徑路跡十分清楚,有一段緊臨溪谷,腳下是垂直土壁,接著一段陡坡須攀繩而上。國家公園導覽地圖中未將此條及其他諸多登山小徑繪入,亦即不鼓勵一般遊客進入。
聽見人聲,近二子坪了,右側有一叉路,是登二子山的登山口,時間已近中午,郁仙徵得大家同意,宣布放棄二子山,以免延誤午餐時間並影響下午行程。再前行一百公尺即是二子坪西側涼亭,此處設施完整,大家商議午餐自面天坪移至此處,速撥OD手機聯絡,但收訊不佳。餐盒擺桌上,依然豐盛,有大塊排骨酥、鹽水雞、迴轉壽司、蛋糕、滷味、涼糕、麻糬等,水果有鳳梨、番石榴等。義奮盛來兩鍋清水,高爺取爐煮水,麗雲洗手下湯圓,一鍋上元節的花生湯圓就熱騰騰端上桌了。湯圓離爐接著烹茶,才說前兩次活動忘帶大湯勺與鹽,這回終於齊全,隨即發現水剛滾火就熄了,忘了將燃料加滿當場出包,眾人大笑,好在茶葉仍可泡開。OD在桌上食物剩三成時翩然出現,奔波大江南北,依然保持結實的標準身材,連忙介紹年輕OB認識。OD帶來好吃的麵包,大家繼續將桌上食物一掃而光。
二子坪四周名峰林立,步道小徑四通八達,有點八通關的味道。涼亭廁所清水齊備,遊客穿梭,沒見到一點垃圾。國家公園成立前此處為私人佔用稱為中興農場,從前來過數次,景觀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登山者在遊客中總顯得醒目,背包特大,行動也俐落許多,一下子滿桌餐具殘渣收拾得清潔溜溜。餐後外頭合照,陽光亮麗,麗雲與烏龍最會耍寶,鷹頭沒來,麗雲的春秋大夢也沒作成。
向南往面天坪續行,仍是康莊大道,圓潤的面天山在右前(西南)方聳立,面天坪的涼亭依舊在,對面的房屋已拆毀,腳下未停。簡孟璋談起近年的大山活動,仍在努力中,頗令人欽羨佩服,義奮也報名四月初白吃帶隊的新康山。烏龍聊到在校時舉辦百人以上的奧萬大活動,帶家用大支瓦斯筒上山,力能扛鼎威鎮武林的正是謝耀成。沿步道往南直行下山,這條蝴蝶步道,四至十月蝴蝶較多,尤以五至七月的蝴蝶季活動最繽紛,五月份樹梅成熟落下,滿地盡是紅梅果。
石階直直往下,三聖宮鐵將軍把門,路左多了一座清水祖師廟,廟前一株桃花盛開,一樹桃花千朵紅,朵朵帶笑舞春風……。淡水河基隆河浮光耀金,社子半島北投石牌天母歷歷可辨。再往下到清天宮是座道觀,OD開車先走,明天要上飛機行李尚待收拾。領隊帶著大家穿梭在步道與車道間,此區是領隊家的後花園,路熟的很。下行至貴子坑,休息一會兒,時間四點鐘,剛好趕上預約的導覽解說。
解說義工洪先生及夫人詳細介紹了貴子坑從前開採磁土,廠商胡亂棄置廢土,遇洪水橫流沖積為災,市府投入資源改善,建成水土保持園區的過程。此處因開挖而露出北部主要地質結構五指山層,與上方因火山熔岩堆積的安山岩明顯不同,兩厚層之間夾了薄薄的煤層,顯示火山活動前的植被狀況。山區溪流建有跌水工與種種減速消能設施,減低洪水的破壞能力。人工降雨沖蝕槽三槽並立,當場啟動抽水機降下人工雨,讓大家觀察相同降雨在不同植被的山坡逕流情形,顯示山坡有完整植被的重要,阿娟和智慧聽得認真屢屢發問。高爺補充說明台灣水庫經營的問題與困難,及國道五號坪林交流道設置爭議之原委。領隊準備了茶葉禮品,大家鼓掌謝謝兩位解說員,讓我們有一趟知性之旅。
郁仙家住附近,還是陪著大家走到捷運復興崗站,今天上坡不多,下降卻足足有九百公尺,原先設定的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春遊暢快,有詩為證:
春遊陽明滿山櫻,反經石下慕草聖;
二子坪前踏野徑,蝶道直下貴子坑。
高爺 9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