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讀阿里山山脈
高爺 104,01,27
阿里山山脈主脊不像中央山脈或海岸山脈那樣明顯,岳界也未特別注意,但確實有一條清楚的南北向主稜,其中還有不少名峰,只是通常岳友登臨時,並未意識到自己走在阿里山山脈主脊或某條稜線上,或對整個阿里山山脈多做瞭解與觀察。
攤開等高線地圖,阿里山山脈北起濁水溪南岸,主脊一路往南,主要山峰有白石牙山(
也有資料說,阿里山山脈西南方一直延伸到鳳山,那顯然是將龍崎、田寮、燕巢、大樹、大社,仁武等區域的丘陵(約100~
自整體觀之,阿里山山脈東以鹿林山、麟趾山、玉山前峰、玉山西峰這條稜線與玉山山脈相連,最低處即知名的塔塔加鞍部,成為重要水系源頭分水嶺。阿里山山脈主脊北段東側是陳有蘭溪(濁水溪支流),南段東側是楠梓仙溪(高屏溪支流),西側逐漸平緩,至嘉南平原。
阿里山山脈東高西低東陡西緩,主脊在最東側,像一整片西瓜平放桌上。西北側與西側山麓稜線複雜,水系彎曲;西南側則為平行稜線,脈絡分明。著名的河川有清水溪(濁水溪支流)、北港溪、八掌溪與曾文溪,與其上游諸多支流。
有趣的是西南側山麓稜線單純,主脊南段西側是草山、崙頂山、三腳南山、飯包尖、花瓣山、糖仔恩山這條稜線,稱東烏山嶺山列,後堀溪與南化水庫在其間。再西側是隙頂山、頭凍山、大棟山、李子園山、崁頭山、馬山嶺、烏山嶺這條稜線,稱西烏山嶺山列,曾文溪與曾文水庫在其間。這些山列與溪谷在此平行出現,與斷層密切相關。
主脊南段稱內烏山嶺山列,亦稱霍比亞湖山列,原因何來,我尚不知。主脊東側是高雄那瑪夏、甲仙、杉林、內門等區,西側是嘉義大埔鄉、臺南南化區等地方,天然疆界。
許多成大山協的OB在校時爬過這些山,卻不一定知道這些稜線與阿里山山脈的關係。
也許是阿里山山脈西側山麓諸多聚落、景點與密如蛛網的鐵公路系統,還有眾多觀光設施及遊客等分散了登山者的注意力。這些聚落全是漢人所開發,各種旱作農業與觀光早就興盛,諸如瑞里、草嶺、太和、奮起湖、石卓……,大家耳熟能詳。
阿里山山脈西南側山麓還有鄒族原著民的部落,諸如來吉、樂野屬於特富野社,新美、茶山、山美、里佳屬於達邦社,近年基礎建設逐漸改善,開始發展觀光。
民國九十八年八八風災,臺灣西南部受到重創。當時成大山協發起運補里佳,因部落老弱雖由直升機載走,仍有許多青壯年留下,農作物須持續管理照料,否則沒收成。但道路崩壞,日久欠缺汽油肉魚日用品等,在校學弟妹主動聯絡義務運補,披荊斬棘翻山越嶺,社費不足上網求助,OB自動解囊捐助,留下一頁佳話。(註一)
最高峰大塔山在中央偏東側,小百岳之一,景觀十分漂亮。去(103)年農曆新年期間,我有幸與一群老少OB攀登,還在山頂遇到剛畢業的OB及在校學弟妹,共進豐盛午餐,往事歷歷如繪,更增添我對阿里山山脈的情感。
吳鳳的故事已遠,淡出社會記憶,本土的自然的原來的逐漸回來,再度受到重視,河東河西循環演替。
歲月不饒人,我近年在山上活力不似以往。沒上山的時候,翻閱地圖神遊也能解癮。(註二)
註一︰
這故事很感人,請參閱以下文章。
1.生命足跡,八八水災,前進藍色部落
http://blog.udn.com/cockroach5/3646047
2.捐款是信任也是託付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116444431
註二︰
說起來有點好笑,明明已經很忙碌,時間不夠用,還拚著匆忙趕出這篇文章。
寫這篇的原因是錘仔太錘,讓我不得不花些功夫弄清楚。
錘仔答應主辦三月份南部小山會師,已經想好在臺南南化的邰牛湖山三路會師。做事認真,但交來的計畫讓我頭大,文字量多,東抄西湊,越看越迷糊。我對這山區的脈絡也一直不太清楚,這山列到底屬於阿里山山脈或中央山脈也不確定,自己也不知就無從修改起,這可不太爽快!
乾脆丟下錘仔的計畫,抱著地圖先研究一番,終於弄清楚架構了,卻停不下來,非得快快記下才甘心。幾經補充修飾,甘心了,就這樣吧!
腦中把這山區理順了,再拿起錘仔的計畫修飾,一揮而就,痛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