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營古道之思古幽情(下)
高爺 101,01,20
摘錄自《浸水營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楊南郡 92年6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日據時代(1895〜1945)︰
清光緒21年即明治28年(1895),清廷因甲午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然而台民拒絕日本統治,群起反抗。日軍由樺山資紀領導,於5月29日在貢寮澳底(今核能四廠東側)登陸,由基隆、台北往南平定四起的抗日行動。10月11日乃木希典中將率第二師團援軍,在枋寮米粉埔(今枋寮國小西北側)登陸,揮軍北上,留下一支部隊駐守枋寮。這支部隊不久就開始整修道路、架設電信線路以利統治,次年即開始整修三條崙-卑南道並架線連接台東。
日本一直持續拓寬整修浸水營古道,作為交通、郵政、電信、行軍、山地控管之用。其中大規模的拓寬改道以減緩坡度的有六次之多,當時東部每年輸往西部數千頭水牛和黃牛,西部民眾到東部撈魚苗再揹回,加上電報與郵遞等等,至為重要。走浸水營古道前,要先到枋寮分駐所申請「入蕃許可」。大正14年旅行者合計1,026人,途中宿泊273人,大正15年旅行者合計766人,途中宿泊199人。
拓寬改道第一次明治29年(1896),駐紮於枋寮的陸軍守備隊派工兵拓修,新設浸水營警官駐在所於三條崙道最高點(主稜往東南0.5Km),之後改稱此路為浸水營越警備道路,兩年後駐在所被排灣族襲擊毀壞,明治38年(1905)2月,新設力里警官駐在所,8月新設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於清代溪底營盤址上。第二次明治39年(1906)2月,台東廳和阿猴廳(註七)分別整修浸水營越嶺道,東部拓寬並改線使坡度降低,西部改由水底寮經新開、崁頭營東上歸化門,不再經過石頭營。明治40年(1907)6月,重建浸水營警官駐在所,三年後又毀於颱風,翌年三度重建完工,大正3年(1914)10月再被排灣族燒毀。
大正3年(1914)8月,總督府完成五年理蕃事業的「北蕃」(泰雅、賽德克、太魯閣)討伐,目標轉向南蕃排灣族。當時官方已調查出阿猴廳有64社17,900人,台東廳有65社8,600人,初期計畫採兵不血刃的手段,由各部落駐在所警官直接收繳槍枝武器,以瓦解可能的反抗。9月強制收繳槍枝,「蕃情」不穩,各社動盪不安,紛紛聯合抵抗,發生多次衝突與戰鬥,力里駐在所巡查被殺,浸水營駐在所全滅後燒毀,姑仔崙駐在所亦遭焚毀,日方調動山砲、臼砲與重機槍,展開強烈報復,軍警攻入各蕃社,放火燒毀房屋,破壞耕地,使部落因缺糧而就範。
戰火擴大,從浸水營道路沿線擴及南台灣的所有排灣族群,最熾烈時,包含枋寮支廳、枋山支廳、恆春支廳轄下的排灣各部落都動盪,甚至阿里港支廳的魯凱族德文社、霧台社都蜂起,殺害駐警及眷屬,焚燒駐在所。戰火繼續延燒,排灣族還進攻平地,枋山支廳公署、郵局、公學校及百餘間民房都被燒毀。魯凱族霧台社也趁亂殺進阿里港支廳,支廳長及屬下17人身亡。東部巴塱衛警察分室後方山坡的砲台也被大鳥萬社頭目率眾攻下,火砲推下山崖。
由於戰火四起,日本軍警已無法鎮壓,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只好請日本海軍省派艦支援,兩艘驅逐艦「薄雲號」、「不知火號」駛往枋寮灣,以艦砲轟擊各蕃社。日本動用2,000名軍警,節節進逼,焚村毀田,時值秋冬,排灣人流離失所飢寒交迫。日本軍警使用各型火砲及地雷,耗時五個月平定。大正4年(1915)3月8日,鎮壓行動停火,完成收繳槍枝任務,共收繳8,108支槍,2,268支殘缺槍(槍托鋸掉方便攜行)。日人淡化稱為「南蕃騷亂事件」,此事件全因強硬收繳槍枝而起(註八),事後阿猴廳佐藤廳長引咎辭職,佐久間總督的五年理蕃事業宣告全部完成。為防止類似的抗日事件再起,日警加強沿路警備,強迫沿途各蕃社遷村。大正8年(1919)爆發流行性感冒,姑仔崙社半數社眾死亡。
第三次大正6年(1917)6月整修東西段,建加羅坂吊橋與姑仔崙吊橋,翌年四度重建浸水營警官駐在所,再隔一年新設出水坡警官駐在所於清代出水坡營址。第四次大正10年(1921)1月重建之前因颱風毀壞的吊橋,路幅自4尺拓寬為6尺,坡度自原本6.5%降為3〜4%。第五次大正11年(1922)2月大幅改變在稜頂的路線,改經北方鞍部越嶺,東西兩段也再度整修,翌年遷建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於出水坡山東側稜線上。第六次大正12年(1922)9月再度修改浸水營警官駐在所下方道路,原清代陡急石階修為2.5%的緩和坡道,再度整修路面,翌年第五度改建浸水營警官駐在所完工,再兩年移建出水坡警官駐在所於原址西方1.2公里處,重建姑仔崙吊橋,並撤銷古里巴諾警官駐在所。
昭和10年(1935)壽卡越嶺公路(今南迴公路)完工通車後,浸水營古道喪失官方道路的重要性,但因每日一班的巴士車票昂貴,一般平民仍使用這條捷徑,直到民國50年代後期,經濟漸佳,大眾有能力購買車票,浸水營古道才漸漸荒廢。1935年台灣日日新報社發行〈高雄州山地里程表〉,其中浸水營越嶺道的里程如下︰
枋寮警察分室 2.3K 水底寮駐在所 3.9K 崁頭駐在所 3.9K 歸化門駐在所 8.2K 力里監督駐在所 5.3K 大樹林駐在所 7.7K 出水坡駐在所 3.9K 姑仔崙駐在所 9.6K 大武支廳 總計44.8K
另外昭和15年(1940)3月,台灣山岳會發行〈台灣山岳參考圖表〉,其中浸水營越嶺道的里程與海拔如下︰
水底寮 3.9K 崁頭營(106m) 12.3K 力里駐在所(818m) 9.8K 州廳界(1,437m) 11.9K 姑仔崙駐在所(364m) 9.8K 大武(7m) 單程約需健行14小時 步程總計47.7K
昭和16年(1941)因太平洋戰爭使海岸防務吃緊,浸水營越嶺道只保留出水坡駐在所,其餘都廢撤。昭和19年(1944)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敗象已露,準備固守並與美軍決一死戰,日軍將軍需品運至三條崙嶺挖山洞儲藏,並將浸水營越嶺道西段拓寬為吉普車道,在原來的大樹林駐在所上方設監視站,派軍駐守。昭和20年(1945)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
民國時代(1945〜 )︰
光復後,浸水營古道一度成為陸軍野戰部隊的訓練場所,訓練大約到民國六十年代為止,至今在浸水營駐在所附近仍可見散兵坑與戰壕等。力里山頂和大樹林山頂皆設有森林防火瞭望台,每座由2人看守。民國57年,林務局拓寬西段為卡車道,並延長至山頂,稱為大漢林道,全長27Km。58年國防部在1,688m的大樹林山頂建雷達站,並改名大漢山。目前浸水營古道西段除了林道開闢時因改道所殘留的少數幾段外,只留下越嶺點以前約1.2公里的完整步道。
古道東段自越嶺點起經浸水營、出水坡、(新)姑仔崙駐在所,大部分都保持日據時代浸水營越嶺道的路線與規模,新姑仔崙駐在所以東至大武的步道則因開闢林道而消失,只留下清代溪底營附近約2Km的古道,重建於大正15年(1926)的姑仔崙吊橋已朽斷,林務局近年已予重建,登山者不用再涉渡茶茶牙頓溪。過橋到南岸,連接上舊林道,約5Km可到加羅坂部落,之後有柏油路面車道約4Km到大武。
民國48年起,林務局發包給民間以雜木燒成木炭,五十年代浸水營古道上設有許多木炭窯,燒成的木炭,利用古道運出。民國五十年代經濟進步,耕耘機逐漸普及,耕牛需求減少,南迴公路日益方便,一般民眾也負擔得起巴士車票,古道乃日漸荒廢。林務局於57年底在古道東口設立苗圃,苗圃內設招待所,有九間客房。58年因伐木作業及林相變更所需,開闢大武事業區內運材林道,63年起伐木作業完成,林道失修。65年林相變更完成工作人員撤出,68年招待所失修傾頹。當年苗圃遺留之桉樹、台灣櫸、光臘樹等,如今已長成大樹。枋寮鄉名產黑珍珠蓮霧最早由住在水底寮的林新河所栽種,向屏東縣政府承租春日水土保持示範區,因土地乾燥缺水,空氣有鹽分,種出的蓮霧色澤暗紅甜度非常高,枋寮鄉附近旱田紛紛轉種蓮霧,經濟改善。
古道荒廢卅年後,民國81年起楊南郡先生調查清代南路古道,浸水營古道才漸受重視。新開社區居民回頭注意自家後山,89年新開居民舉辦「古道新開」活動(註九),凝聚社區意識,利用補助款,整修自崁頭營上稜到歸化門的日據時代浸水營越警備道路,步道全長約3Km,幾乎全在寬平的稜線上,和緩易行且視野開闊,沿途可展望屏東平原、台灣海峽、大鵬灣與小硫球。這段古道在新開居民整理維護下,目前成為熱門的半日健行路線。本區域之馬卡道族與平埔族祭典,因經濟與社會等因素久未舉行,日漸淡忘流失,非常可惜。
民國91年林務局委託楊南郡調查,釐清清代「三條崙-卑南道」與日據時代「浸水營越警備道路」路線外,確認清代各營盤與日據時代各警官駐在所遺址,並勘查與古道相關排灣族部落,以及傳說中的兩處小矮人部落遺址(註十),又做了SWOT分析(註十一),並作出結論與建議,92年6月調查報告完成。林務局編列預算,浸水營古道整修成國家步道,登山者絡繹不絕。
藉著浸水營古道人文史蹟調查研究的成果,有助於歷史文化的釐清與解說,讓將來健行在這一條全台灣最有歷史意義的古道上的人們,可以感受到前人開拓台灣的艱辛與歷史脈動。
註七︰
請參閱維基百科〈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註八︰
浸水營事件起因,完全是統治者強迫收繳排灣族的槍枝所引起的。槍不但是打獵維生禦敵工具,也是祖先留下來的貴重財產。有些槍枝遠從荷蘭時期就已陸續取得,是精良的歐洲製品,經過歷代祖先傳承,如果在自己手上丟失,是非常對不起祖先的事。排灣族對祖先的重視,遠超過其他各原住民族,因此把槍枝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力里社與姑仔崙社都屬於排灣族祖先發祥地的族群,因此當他們率先抗日時,南台灣及東南台灣所有排灣族人,都受到號召而響應,戰火遍布,規模遠超過同治13年的牡丹社事件。
註九︰
聯合報 89/04/22新聞標題「浸水營古道新開社區做推手」 記者潘柏麟/枋寮報導
http://www.ptt.cc/bbs/sttmountain/M.1211689413.A.D99.html
註十︰
有關台灣小矮人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清康熙58年出版的《鳳山縣志》︰「由淡水(下淡水即高屏溪)入深山,蕃狀如猿猱,長僅三四尺,語與外社不通,見人則升樹杪,人視之,則張弓相向。」日據時代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曾蒐集整理有關小矮人的傳說,結論共12項。台灣各原住民族,都有小矮人的傳說,其中賽夏族「矮靈祭」的緣由,更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但真正能找到小矮人的部落遺跡,以及認定自己是小矮人後代的部落,就在浸水營古道上。
註十一︰
SWOT分析即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也是市場營銷的基礎分析方法之一。通過評價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競爭市場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前對企業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競爭優勢的定位。而此方法是由Albert Humphrey所提出來的。本段摘自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