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圖說故事之50――徐志摩的詩與創作歌曲(一)

 

Chao-Ling Wang邱琦瑛、豆豆、石銘堂廖士寬白喝、高爺 聯合創作 / 105,07,18

摘錄自成大山協OB Facebook

馬蔚軒、張曉婷、黃瑞宏、吳瓊容、Keven Yuan、姜慈甡和其他155人說讚

image001.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1.再別康橋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  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此詩寫於民國17116,初載於同年12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

高爺  再別康橋

作曲:李達濤  詩:徐志摩  原唱:范廣慧 / 張智真

創作年代:民國66  金韻獎(新格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Sh-t2Ap6s

廖士寬  One of my favorite.

Chao-Ling Wang  曲子讓這首詩更不朽,歌者更是讓人駐足,三日不絕。

高爺  這是原唱。

  原唱是歌手將詞、曲作者首次發表並演唱的歌曲,儘管偶有翻唱比原唱紅的例子,但原唱最先鑽進聽眾腦子裏,形成那年代與那年齡的記憶,這份感受會跟著人一輩子,多數原唱是聽眾最經典的感受。

廖士寬  只是高爺為何突然貼這首歌,還三更半夜,莫非失眠?

高爺  我很少失眠,只是晚睡。

  寫作有興趣,興致一來就弄到很晚,總要有點進度才肯歇手。

高爺  我無意間發現一個大陸的網站,稱作「徐志摩詩文賞析」,看來還不錯。快速瀏覽過,發現最普遍熟悉的,約有十餘首。他的詩作很多,有些很長,有創作為流行歌曲的,只是一部分。

http://www.artsdome.com/books/xzm/index.htm

高爺  徐大詩人的詩創作為流行歌曲的很多,為大眾熟悉的,在臺港約有十餘首詩,大多創作於民國六十~七十年代。

  清純的年代,沒很多基礎或經驗的年輕人憑藉一腔熱忱,從業餘走向專業,創造一片亮麗的天空,阿寬這年齡應有完整經歷。

  其他的詩,有的讀來不太順口,也許是時代不同,生活和語文習慣都有差異,也許是白話文不斷演進,現代人胃口更挑吧!

石銘堂  徐志摩的新詩中我只喜歡這一首。

  個人認為此首〈再別康橋〉是懷念1922年〈首別康橋〉前與林徽因的戀情。

Chao-Ling Wang  是的,追林徽因時是他感情最豐富的時候。

高爺  看來昭鈴的愛情學分修的很好,學貫古今。

Chao-Ling Wang  啊~~~~!得不到的永遠最美啦!學長。

邱琦瑛  才子永遠須要靈感……,不然就……。

廖士寬  不然就……,甘願了?

邱琦瑛  不就可以怨天怨地怨老婆……。

高爺  再別康橋,演唱: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0Hqg725h48&list=RDF0Hqg725h48#t=5

高爺  再別康橋,演唱:張清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8lKbsKfq8M

Chao-Ling Wang  不行不行,要范廣慧的。

高爺  200872,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後園放置了一塊大石,鐫刻「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兩句著名的詩句。詩中「河畔的金柳」被認為正是描述國王學院康橋邊上的柳樹。

image003.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2.海韻 / 徐志摩

「女郎,單身的女郎!你為什麼留戀這黃昏的海邊?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回家我不回,我愛這晚風吹。」

在沙灘上,在暮靄裏,有一個散髮的女郎,徘徊,徘徊。

「女郎,散髮的女郎!為什麼彷徨在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你聽我唱歌,大海,我唱,你來和。」

在星光下,在涼風裏,輕蕩著少女的清音,高吟,低哦。

「女郎,膽大的女郎!那天邊扯起了黑幕,這頃刻間有惡風波,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你看我凌空舞,學一個海鷗沒海波。」

在夜色裏,在沙灘上,急旋著一個苗條的身影,婆娑,婆娑。

「聽呀!那大海的震怒,女郎回家吧!女郎,看呀!那猛獸似的海波,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海波他不來吞我,我愛這大海的顛簸。」

 在潮聲裏,在波光裏,啊!一個慌張的少女在海沫裏,蹉跎,蹉跎。

「女郎,在哪裡?女郎,在哪裏?你嘹亮的歌聲,在哪裏?你窈窕的身影,在哪裏?啊!勇敢的女郎。」

黑夜吞沒了星輝,這海邊再沒有光芒;海潮吞沒了沙灘,沙灘上再不見女郎,再不見女郎!

此詩發表於民國14817《晨報·文學旬刊》。

高爺  民國14年,徐志摩寫完海韻〉詩167615日,趙元任用十天功夫為此詩譜曲,是趙元任本年歌曲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首,176月新編的《新詩歌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高爺  民國63年,文藝影業公司發行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秦漢、蕭芳芳、胡燕妮、柯俊雄主演。

  同名插曲海韻,由古月和莊奴根據徐志摩和趙元任原作改編,字數大幅減少,由鄧麗君演唱。

高爺  海韻

作曲:古月  作詞:徐志摩/莊奴  原唱:鄧麗

創作年代:民國63  麗風唱片/電影《海韻》原聲帶插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PvZSfDiw8

女郎  你為什麼獨自徘徊在海灘

女郎  難道不怕大海就要起風浪

啊  不是海浪  是我美麗的衣裳飄蕩

縱然天邊有黑霧  也要像那海鷗飛翔

女郎  我是多麼希望圍繞你身旁

女郎  和你去看大海  去看那風浪

啊  不是海浪  是我美麗的衣裳飄蕩

縱然天邊有黑霧  也要像那海鷗飛翔

女郎  我是多麼希望圍繞你身旁

女郎  和你去看大海  去看那風浪

高爺  電影《海韻》開場片段  文藝影業公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yuCDosH5w

廖士寬  這也是我的最愛之一。

高爺  最愛不少嘛!

豆豆  同年代的「愛」,選擇不多。

image005.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3.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 徐志摩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裡依洄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裡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裡心碎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裡的光輝

此詩寫於民國17年,初載同年3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號,署名志摩。

高爺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作曲:韓正皓  詩:徐志摩 原唱:韓正皓

創作年代:民國68  專輯: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中國創作民歌系列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0iHIxfGNk

白喝  徐志摩再怎麼風流倜儻,終究無法贏得林徽音的芳心。林徽音還是喜歡建築才子!

高爺  白喝的意思就是,建築才子優於風流倜儻的大詩人,抱得美人歸。

白喝  建築才子已然過氣,現世是水利才子吃香,李鴻源引為表率。

Chao-Ling Wang  林徽因雖然喜歡徐志摩,「但他畢竟是個孩子」,她是這麼說的。

石銘堂  梁上君子才能娶得到林下美人。

高爺  昭鈴好神啊!人家女主角怎樣說怎樣想,都一清二楚。

Phil Chin  測量人表示……,已哭……。

Chao-Ling Wang  高爺,是我不死心,一直想追究。

Chao-Ling Wang  因編中國古建築史,林徽因爬上古建築的樑上,還穿著旗袍,讓人嘖嘖稱奇。

白喝  這是真的,白色短旗袍。

高爺  那年代大家閨秀不興穿長褲,更沒有七分褲、五分褲,要是穿短褲說不定就在街上打死啦!

邱琦瑛  林徽因可能除了看到徐志摩像個孩子外,也看到他可能的自私與不負責。(啊……因為他是徐志摩,我們閒雜人都可以原諒他,可是林徽因太聰明了啊……。)

Chao-Ling Wang  當年他回答勸他與小曼離婚的胡適,說小曼是因為跟他在一起才變這樣,所以他不能丟下她,但幼儀只因不是他愛的人(或為反抗父親反抗傳統,拿幼儀祭旗),就把她一人丟在英國,大腹便便,生完好不容易等到丈夫,一出現拿支鋼筆,要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名。

  天哪!不禁想起有人說人生最遺憾的,就是放掉該堅持的,卻堅持著該放掉的,說的就是這嗎?

邱琦瑛  說穿了就因爲他是徐志摩,所以他可以更任性些……。

  該不該放掉?該放掉誰?感情的是是非非,外人說不準,只讓我們多了茶餘飯後說嘴的話題罷了。

Chao-Ling Wang  是的是的,只能分旁觀的、當局的。

邱琦瑛  張幼儀早解放也好,別再淌那種渾水(忍不住再說嘴……)。

Chao-Ling Wang  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做為丈夫,志摩配不上徽音,辜負了幼儀,然後在小曼的泥沼中沉淪,當墜機的那一剎那,我替他感到靈魂解放……。

高爺  精闢見解,勝讀十年書啊!

  因為我始終弄不清這裏面錯綜複雜的關係,昭玲簡單扼要就理清楚了。

白喝  有山協女孩的fu

image007.jpg - 好書好文介紹

白喝的相片,林徽音。

邱琦瑛  沒錯!最好的結局(至少他還是風流倜儻的徐志摩,而不會是孤寂無依的老人)。

白喝  穿旗袍爬到屋頂上就是這張!

image009.jpg - 好書好文介紹

白喝的相片,林徽音與梁思成

Chao-Ling Wang  這張才是真正爬到樑上去。

image011.jpg - 好書好文介紹

Chao-Ling Wang的相片,林徽音。

白喝  這本書我好像有。

高爺  白喝說:「有山協女孩的fu」,這是有道理的,我乍看照片也覺得像某些OB在校的樣子。

  這年齡、身形與旺盛的生命力,就是這樣子。至於爬上屋頂與樑上,在當時可不得了,女孩子家真大膽、很野呢!

  但那時怎能想得到,幾十年後,一樣年輕的女孩子,不但上大學、上屋頂、上樹頂,還爬上高山的山頂,臭兮兮的與男生和在一起,再後來還攀岩溯溪,這份大膽與野勁兒,民國初年完全想不到吧!

白喝  兩位女孩在談徐志摩,我們比較喜歡談林徽因。

高爺  這樣正常,靠譜。

邱琦瑛  好吧!反正才子才女人人愛(又愛又恨……)。

高爺  我覺得林徽因上樑又上屋頂,很有代表性,代表這女子獨立自主,勇敢決斷,不畏世俗眼光,我猜穿旗袍只因臨時決定,那時代的服裝也沒很多選擇。

  大家是否記得?電影《鐵達尼號》開頭,女主角蘿絲(阿嬤)在家中受訪,後面的矮櫃上擺了幾張她剛到美國之後的帥照,戴著飛行皮帽,駕駛螺旋槳飛機,騎馬等等,這都是她原先在英國大家閨秀不能做的事,但她勇敢的衝破桎梏,所以她一開始就說「He saved my live, he saved whole my live.

石銘堂  各位夫人都同情遇人不淑,三從四德的堅強女強人張幼儀,但是否可憐逃避愛情,專注文學藝術的果斷女才子林徽因,以及與其糾葛的三個男人:

  逼妻離婚,尋求靈魂伴侶的荒唐大詩人徐志摩,

  或是終身不娶,每日見心愛之人的痴情哲學家金岳霖,

  還是攜伴留學,不是妻子最愛的現實建築家梁思成,

  而其實是嘆惜追求愛情,離不開紙醉金迷的逐流社交名媛陸小曼。

Chao-Ling Wang  剪不斷理還亂啊!

Chao-Ling Wang  這是跟陸小曼在一起的迷惘,讓人心痛。

廖士寬  這首就不是我的最愛。

邱琦瑛  才子風流讓人心醉,但生活終歸是生活啊……。

邱琦瑛  4.〈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作曲:張世豪  詩:徐志摩  原唱:黃磊

創作年代:民國88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兩岸合作製播

https://m.youtube.com/watch?v=uVeFu_lf_-0

J.D. Chen  小時候聽的是韓正皓這個版本。

邱琦瑛  對!這是高爺貼的韓正皓版本,黃磊演唱的版本應該是電視劇改編的。

高爺  阿德的小時候,那時我已在成大,快畢業了。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的《中國創作民歌系列──我們的歌》,自民國6610月起發行,前後共三輯。

  這是第三輯,約在68年間發行。

邱琦瑛  黃磊唱出不同味道。

Chao-Ling Wang  我喜歡黃磊的。

Chao-Ling Wang  聽一遍,看一遍,又看到張幼儀,最心疼她。

邱琦瑛  張幼儀只不過是傳統女性,其實也很優秀,錯嫁風流才子啊!

高爺  第一次聽,聽完。

  拍謝,我怎麼覺得主旋律不明顯,沉重鬱悶,好像用唸的。

Chao-Ling Wang  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徐疲憊自外歸來(四處兼課),走上樓梯,洗牌喧嘩聲中,就是這歌,很有感覺的。

邱琦瑛  Chao-Ling Wang妳記性不會太好了吧?

Chao-Ling Wang  也有可能記錯了啊!哈哈!

高爺  那就對了!

  這些連續劇,我通通沒看。

  大詩人辛苦工作,疲憊的回家,還要爬上樓梯,空間最狹窄之處,迎接他的,不是親切溫柔,不是軟玉溫香,也不是滿桌佳餚,更不是一大盆熱水,而是洗牌喧嘩聲,沒人理會他吧!

  難怪大詩人無限感慨,悲從中來,唱這歌,有些絕望與滄涼的感覺。

Chelsea Hsu  可以感受得到,他當年喜歡林小姐,卻愛不到的痛苦。

高爺  有痛苦,才有好詩、好文章。

  若是過的太舒服或太安逸,就難有有好詩、好文章。

高爺  原先以為電視劇「人間四月天」裏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是大陸作曲家創作的,但是查了一下才知,作曲者張世豪是臺灣的建築師,音樂功力也很強的。

  張世豪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曾任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院長、空間設計系系主任,也曾在淡江大學建築設計學院、輔仁大學藝術學院景觀設計學系、臺藝大多媒體及動畫研究所授課。

Chao-Ling Wang  腦海出現的是黃磊演徐志摩的聲音。

邱琦瑛  Chao-Ling Wang,黃磊《橘子紅了》專輯很好聽。

高爺  《橘子紅了》不是琦君的作品嗎?

Chao-Ling Wang  是,也改編成電視劇,也是黃磊、周迅主演。

邱琦瑛  啊!我只想到橘子紅了,其實是文學大碟,每首都是ㄧ個故事,黃磊唱的很有味道。

image013.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邱琦瑛的相片

image015.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邱琦瑛的相片

高爺  我的意思是「怎麼到金門酒廠買馬祖高粱?」

  這會兒不是在討論徐志摩的詩嗎?怎麼忽然冒出琦君的《橘子紅了》?

  豈不是「張飛殺岳飛,殺的滿天飛」?

邱琦瑛  阿哈哈~因為說到黃磊,就走到岔路……^_^

高爺  我知道啦!偷偷喜歡黃磊喔!

邱琦瑛  啊……!不小心漏了餡……^_^

豆豆  人間四月天好看。

Chao-Ling Wang  是,伊能靜也演得非常好,好到我每次看到陸小曼出場,就看不下去了。

Chao-Ling Wang  哪裡來這麼多可愛的貼圖呀?

黃瑞宏  喔,徽徽!

image017.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5.偶然 /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  互放的光亮

  此詩寫於民國155月,載同年5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這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合寫劇本《卞昆岡》第五幕裏老瞎子的唱詞。

高爺  〈偶然〉作曲:陳秋霞  演唱:齊秦/陳秋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vmKYmasVg

邱琦瑛  我最初的記憶,是只有陳秋霞一人的版本。

〈偶然〉

作曲:陳秋霞  詩:徐志摩  原唱:陳秋霞

創作年代:民國65年  電影《秋霞》插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H464-g28U

高爺  琦瑛說的對,陳秋霞作曲,自己演唱,是最早的版本,這才是原唱。

  民國65年,才女陳秋霞於以徐志摩的〈偶然〉譜曲,作為她主演的電影《秋霞》的插曲,結果陳秋霞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曲〈偶然〉也成為她的經典代表作。

  陳秋霞〈偶然〉,電影《秋霞》插曲,背景是香港的渡輪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Gfgf1-RO7A

高爺  電影《秋霞》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VtrtS6hYM

高爺  香港經典老电影《秋霞》197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RCwXNDcqU

高爺 〈偶然〉演唱:銀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pqfKwnHVM

高爺  〈偶然〉演唱:張清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IaugSsZPQ

高爺  〈偶然〉演唱: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s5QB75qAs

邱琦瑛  好聽~~~

邱琦瑛  這卷是舞台劇原聲帶

邱琦瑛  這是我家版本(封面顏色變了)

image018.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我想解釋一下〈偶然〉的後半段,那是現代人很少經歷的真實場景。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1903年底,萊特兄弟在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試飛成功,彼時飛機還十分簡陋,相當危險。

  1912年,鐵達尼號首航即沉沒,那是大西洋海上航線需求最大,競爭也最熱烈的時代。

  191418年,一次世界大戰,簡易構造的雙翼機投入偵察與戰鬥,始有空軍參戰,戰後才開始逐漸發展民航機與民航事業。

  民國15年(1926年)5月,大詩人寫下這首〈偶然〉,那時民航機才剛開始發展不久,航線還不多,服務還陽春,中國的發展比歐美再晚些,那時代還沒有越洋飛行航線,去歐美日本等都還是搭輪船。

  整整一年之後,1927520日,林白駕駛單引擎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Spirit of St. Louis.),從紐約市橫跨大西洋飛至巴黎,成為首位成功完成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

  海洋上沒光害,若沒有月亮,真正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星光。輪船有燈光,行駛在固定航線上,兩船交會,「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依據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相隔必定很遠,各自相向而行,遙遙看見對方的燈光在黑夜的水面照耀,「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人在黑暗中,自然會注視發亮的目標,遠方交會的輪船必然受旅客的注意,大詩人也許幻想對面的船上有位佳人,也在注視著自己,「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手扶船舷欄杆,海風迎面,眼中閃耀對方的光輝。

  輪船各有航速,相對速度更大,對面的輪船出現沒多久,就到達最近位置,再一倍的時間,就已遠去,相背而行,前後不過幾分鐘,那份短暫的情緣如流星一般飛逝,「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悵然若失,也許就是大詩人創作的動機吧!

高爺  至於〈偶然〉的前半段,那是自然現象,任何年代與地點都能觀察的到,大詩人有靈感有文采,一望便成詩。

石銘堂  高爺真會聯想,「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竟可以延伸出如此長篇大論。

  徐志摩著迷於自由地飛上天,卻逝世於飛機墜落山東。

Chao-Ling Wang  從字面從自然現象是這樣。在劇中,與小曼在一起讓志摩越來越迷惘,他搭著船橫跨半個地球回英國找恩師不遇,失望之餘搭船回程,夜空中望著滿空星斗,燦爛耀眼,黃磊朗誦此詩在耳邊響起,我聽到的是絕望,想放不知如何放的絕望。

邱琦瑛  Chao-Ling Wang那戲你記十年有吧?太厲害嘞……。

Chao-Ling Wang  剛翻一下劇本,其實是去程船上朗誦〈偶然〉,在劍橋康河最後一次遊河時朗誦再別康橋

Chao-Ling Wang  徽音的那一晚很像志摩與徽音遊河時的情景。

Chao-Ling Wang  那一晚/ 林徽音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拖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

細弱的桅杆常在風濤裡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得那一晚的天

星光  眼淚  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

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

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你花園裏射一個滿弦

那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靜候著你的讚賞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亂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邱琦瑛  是啊~這就是戲劇的魅力。

高爺  我小的時候,知道的第一場空難,就是徐志摩這一場,飛機撞山。聽過故事才明白,飛機若飛的不夠高,真的會撞山。

  維基百科說︰

  民國2011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平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於早上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郵政號」司汀遜式九缸七座飛機,由南京北上,然而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開山(海拔330m),徐志摩罹難,年方34歲。

高爺  蔡元培為徐志摩寫的輓聯: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image020.jpg - 好書好文介紹

高爺  6.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 BY Christina Rossetti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高爺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英詩原作:Christina Rossetti  〈歌〉中譯:徐志摩

翻譯年代:民國17

當我死去的時候  親愛  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  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輕輕的草 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在悠久的墳墓中迷惘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我也許把你忘記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  在黑夜裏傾吐悲啼

在悠久的墳墓中迷惘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我也許把你忘記

image021.jpg - 好書好文介紹

廖士寬  〈歌〉

作曲:羅大佑 作詞:徐志摩/羅大佑 原唱︰張艾嘉 / 劉文正

創作年代:民國63  電影《閃亮的日子》插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ejzVc8u-U

當我死去的時候 親愛 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 也無須濃蔭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 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在悠久的昏幕中遺忘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我也許把你忘記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清蔭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 在黑夜裡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我也許把你忘記

廖士寬  這首我超愛。

Chao-Ling Wang  我也很喜歡,張艾嘉、劉文正唱的都很讚,這是他們當年主演的電影的其中一首,劉文正(飾演的角色)最後死了,就是這首歌。當年羅大佑還沒紅呢!

高爺  精彩!

  這張唱片(或錄音帶)一出來我就聽過,〈歌〉很好聽,歌詞也棒,羅大佑與張艾嘉的版本都聽過。只是一直沒注意到中文翻譯者是徐志摩。

  羅大佑在民國63年修改歌詞並譜曲,成為他創作的第一首歌曲,從一位放射科醫師開展他不凡的音樂人生。

  英詩作者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照片如上,是英國詩人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妹妹。

高爺  民國66年,電影《閃亮的日子》上映,劉文正、張艾嘉主演,劉文正閃亮出鏡,飾酷愛熱門音樂的男主角,今日看來依然是超越時代的偶像巨星。

  主題曲〈閃亮的日子〉與插曲〈浮萍〉、〈飛翔〉、〈歌〉由羅大佑寫詞編曲,劉文正和張艾嘉演唱。影片描寫六十年代年輕人對熱門音樂的狂熱執著,透露叛逆和搖滾精神。

  演唱︰張艾嘉 / 劉文正(電影《閃亮的日子》插曲與部分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wCy6BkO4

  演唱:羅大佑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KFzByiSbY

  演唱:羅大佑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J754acMN8

高爺  關于〈歌〉的來源、出處

http://www.luodayou.net/big5/article/music/gyge.htm

高爺  電影《閃亮的日子》 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QruptC4pPA

  電影《閃亮的日子》 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rIAnw7X-I

  電影《閃亮的日子》 3/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wFCwFYjpg

  電影《閃亮的日子》 4/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iVCC2PVek

  電影《閃亮的日子》 5/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6i-IcI_8w

  電影《閃亮的日子》 6/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Lmqdtc0LU

Chao-Ling Wang  另一首〈你去〉,是徐志摩目送林徽音離去所寫,也很好。哎呀!看過電視劇就更有感覺啦!

Chao-Ling Wang  〈你去〉不是歌,只有詩。我找到,不會貼過來。

高爺  我近日所寫所談,主題是徐公子有譜成歌曲的作品。諸位女生「徐學」學分修得最多,請幫忙再想一想。

〈你去〉這詩後來有編成歌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