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故事之55――徐志摩詩創作歌曲統計表
Chao-Ling Wang、高爺 / 105,08,07
摘錄自成大山協OB Facebook
黃雯華、吳雪舫和其他8人說讚
△ 〈再別康橋〉這首詩寫於民國17年(1928年)
高爺 徐志摩的詩譜成歌曲,目前我找到19首詩,列成兩個統計表,其中藍色曲名(或作曲者)表示合唱曲或藝術歌曲,計有11首,其餘為通俗的流行音樂,計有16首,共有27首歌曲。列入插曲的電影有三部,以其人其事為主題的大型電視劇有一部。
統計表中紅色姓名為1949年之後的大陸音樂人,其餘為臺灣音樂人,包括民國38年之前的民國音樂人,與少部分香港音樂人。
以上資料很可能不夠完整或正確,歡迎各方先進指正與補充,期待未來有更多品質好的創作歌曲,豐富我們的文化。
徐志摩詩19首譜成歌曲
項次 |
詩名(歌曲名) |
作曲者 1 |
作曲者 2 |
作曲者 3 |
1 |
再別康橋 |
李達濤 |
周鑫泉 |
|
2 |
海韻 |
趙元任 |
古月 |
|
3 |
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風) |
韓正皓 |
張世豪 |
周鑫泉 |
4 |
偶然 |
陳秋霞 |
周鑫泉 |
|
5 |
歌 |
羅大佑 |
|
|
6 |
你去(你去,我也走) |
廼瓏 |
|
|
7 |
梅雪爭春 |
張志亞 |
|
|
8 |
月下雷峰塔影 |
鄭華娟 |
|
|
9 |
雪花的快樂 |
張志亞 |
周鑫泉 |
|
10 |
去罷 |
李泰祥 |
周鑫泉 |
|
11 |
渺小 |
黃麗星 李泰祥 |
|
|
12 |
別擰我,疼 |
李泰祥 |
|
|
13 |
戀愛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
劉崑義 |
|
|
14 |
月下待杜鵑不來 |
曾檐 |
|
|
15 |
我有一個戀愛 |
冉天豪 |
|
|
16 |
山中 |
陳田鶴 黃友棣 |
張舒涵 |
|
17 |
沙揚娜拉 |
小島洪海 |
|
|
18 |
為要尋一個明星 |
冉天豪 |
|
|
19 |
難得 |
周鑫泉 |
|
|
徐志摩詩創作歌曲統計表二
徐志摩詩19首譜成歌曲27首
項次 |
詩名(歌曲名) |
作曲者 |
創作年代 |
原唱 |
備 註 |
1 |
海韻 |
趙元任 |
民國16年 |
中央合唱團 |
合唱曲 |
2 |
山中 |
陳田鶴 黃友棣 |
民國 年 |
政大振聲合唱團? |
合唱曲 |
3 |
你去(你去,我也走) |
廼瓏 |
民國57年 |
夏丹 |
美亞唱片/星月爭輝專輯 |
4 |
歌 譯自英詩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
羅大佑 |
民國63年 |
張艾嘉 |
英詩翻譯:徐志摩 作詞:徐志摩/羅大佑 電影《閃亮的日子》插曲 |
5 |
海韻 |
古月 |
民國63年 |
|
作詞:莊奴 麗風唱片 電影《海韻》原聲帶插曲 |
6 |
偶然 |
陳秋霞 |
民國65年 |
陳秋霞 |
電影《秋霞》插曲 歌林唱片 |
7 |
再別康橋 |
李達濤 |
民國66年 |
范廣慧 張智真 |
新格唱片/金韻獎第1集 |
8 |
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風) |
韓正皓 |
民國68年 |
韓正皓 |
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中國創作民歌系列 我們的歌 第3輯 |
9 |
梅雪爭春 |
張志亞 |
民國69年 |
包美聖 |
新格唱片/重逢專輯 |
10 |
月下雷峰塔影 |
鄭華娟 |
民國71年 |
施孝榮 |
新格唱片/施孝榮專輯 |
11 |
去罷 |
李泰祥 |
民國73年 |
齊豫 |
滾石唱片/有一個人專輯 |
12 |
渺小 |
黃麗星 李泰祥 |
民國73年 |
齊豫 |
滾石唱片/有一個人專輯 |
13 |
別擰我,疼 |
李泰祥 |
民國73年 |
齊豫 |
滾石唱片/有一個人專輯 |
14 |
戀愛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
劉崑義 |
民國73年 |
楊淑慧 莊惠琦 樊士珍 陳雅彥 |
新格唱片/金韻獎第5集 |
15 |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
張世豪 |
民國88年 |
黃磊 |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插曲 兩岸合作製播 |
16 |
雪花的快樂 |
張志亞 |
民國94年 |
王海玲 |
新格唱片/金韻獎第7集 |
17 |
沙揚娜拉 |
小島洪海 |
2005年 |
劉春美 |
廣州復興文化傳播公司/ 愛美之聲專輯 |
18 |
我有一個戀愛 |
冉天豪 |
民國98年 |
成大校友合唱團 |
合唱曲 |
19 |
月下待杜鵑不來 |
曾檐 |
2010年 |
費玉清 |
索尼唱片/天之大專輯 |
20 |
山中 |
張舒涵 |
民國 年 |
政大振聲合唱團 |
合唱曲 |
21 |
為要尋一個明星 |
冉天豪 |
民國 年 |
新山室內合唱團 |
合唱曲 |
22 |
難得 |
周鑫泉 |
民國 年 |
李建平 |
合唱曲 |
23 |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
周鑫泉 |
民國 年 |
高雄市內合唱團 |
合唱曲 |
24 |
去罷 |
周鑫泉 |
民國 年 |
澎湖文化局合唱團 |
合唱曲 |
25 |
雪花的快樂 |
周鑫泉 |
民國97年 |
青韵合唱團 |
合唱曲 |
26 |
再別康橋 |
周鑫泉 |
民國 年 |
高雄市內合唱團 |
合唱曲 |
27 |
偶然 |
周鑫泉 |
民國 年 |
臺大合唱團 |
合唱曲 |
表二依創作年代先後次序
△ 成大校友合唱團
高爺 請參閱
〈看圖說故事之50――徐志摩的詩與創作歌曲(一)〉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443745516
〈看圖說故事之51――徐志摩的詩與創作歌曲(二)〉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443751254
〈看圖說故事之52――徐志摩的詩與創作歌曲(三)〉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4437536
〈看圖說故事之53――徐志摩的詩與創作歌曲(四)〉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443756889
Chao-Ling Wang 高爺是在寫論文嗎?
高爺 談不上論文啦!只是整理資料,略作觀察罷了。
感謝妳的參與和指教,相互討論,共同充實內容。
高爺 整個《徐志摩詩創作歌曲系列》八篇文章完成之後,才看到大陸「Trick的博客」網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793da4010186xs.html
其中〈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作曲者韓正皓誤為李泰祥,〈雪花的快樂作曲者〉作曲者周鑫泉誤為冉天豪,〈沙揚娜拉〉作曲者小島洪海誤為劉春美(以上兩位均為大陸音樂人),〈月下雷峰塔影〉詩與歌名仍然誤為〈月下雷峰〉,另有十首歌曲缺漏未列入。
作者minji努力收集,但因不在這流行文化一直興盛的空間,未曾經歷民國六十~七十年校園民歌風起雲湧的年代,客觀條件的局限較多。
高爺 詩與詞都是最精鍊的文字,表達詩人與詞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反映創作時的社會文化。從《詩經》以來,詩與歌都是一體的,詩本身就是一種可吟唱的體裁。
宋詞是合乎音律的文學,設定好音樂,依格律填入文字成為詞,宋詞辭句優美,又是大雅正音,所以宋詞要古唱。成大中文系李勉教授的「詞選」課程唱詞,胡琴伴奏,確是一絕。
以詩入歌不是新鮮事,近代流行音樂不斷演進與嘗試之下,歌曲讓晦澀的詩文透過通俗音樂而變得容易親近與記憶。歷經好幾個世代的傳承,一波又一波的樂壇風潮興衰,以詩入歌卻不絕如縷,始終未曾停止。
現代詩和創作歌謠結合,產生了一股驚人的爆發力。新詩不像唐宋詩詞,不受平仄格律規限,語句往往簡單直白,比較容易譜成歌。
把現代詩配上曲樂,演唱時更能領會詩的意境。這對詩和音樂都是另一層瞭解與感性抒發。除了唐詩宋詞之外,余光中、鄭愁予和三毛的詩作,近年也大量譜成歌曲。
歌曲影響力經常大於詩詞文學,增添詩的浪漫氣氛,表現範疇更廣,讀者與聽眾容易記憶,也更親民,確實是最好的表現方式。
註:
劍橋大學給徐志摩立詩碑,只因一棵樹 新華網/錢江晚報/2012,10,23
http://www.edu.cn/ziliao_6024/20121023/t20121023_8596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