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向光明理想的高峯奮力前進――歡迎小岩

 

高爺 101,07,17

  太好了!成大畢業校友加入OB,小岩是第一人。

  民國991226日,聯合報元氣週報報導《30年不是問題 一起來爬山》,幼芳全程參加活動,並發表文章(註一),小岩讀後,知道有這樣的活動,今年三月在OB部落格留言,詢問可否一起爬山?初期我打了幾次電話聯絡,小岩總是氣喘吁吁,原來每日爬新竹郊山,勤練身體,但對其他山區與山野技術均不熟,不敢去其他路線,信心不太足夠,平常都固定走那幾座郊山。

  小岩現在認真補修在校時沒修到的登山學分,三月在苗栗加里山和大家初次見面,原來人高腿長活潑開朗,走的又快又穩。回到停車場,放下背包,還走回頭關心協助後面的人。四月走桃園石門山,小岩帶來漂亮的野餐桌巾,下山興奮,留言說要和山協OB一起慢慢變老,五月走烏來大刀山、內洞林道,可愛的女兒也來了,六月去烏來阿玉溪溯溪,買齊裝備,勇於探索。

  小岩平常更與阿寶、淑玲幾位學姊一起爬桃竹苗郊山或中級山,七月上旬一同去福壽山農場Long Stay,遍訪四周高山。跟著阿寶進步當然很快,山野生活比我們晚些開始,卻生猛有勁活力十足。公子在台大,也是登山社生力軍,並跟過酷哥爬山。

  翻開山協通訊,第一期第一頁《6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幹部會議》,「山協會員資格改為終生制……。」第二期第一頁《社長的話》(註二),「為了使山協影響力及於社會,成立OB聯誼會。」第二期第七頁《山協OB聯誼會之成立》,「……四年終究是太短了些,大家畢業後,將各奔前程,天涯海角各處一方。老山胞的心中,還是念念不忘四年來在山協中所培育出來的深厚手足之情,而那些默契中的理想、抱負,似乎更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因此要離開學校的時候,都有些離情依依,回首悵然……。寄望聯誼會的成立,在不久的將來,能實現山胞們的理想與抱負,使我們的心永結在一起,向著光明理想的高峯,奮力前進!」(註三)

  這些都是初衷,初衷最純粹,也最珍貴。年輕時的心情與想法,我們一直沒有忘,並且一直在積極實踐。民國6665日於成功湖畔成立OB聯誼會(註四),至今已35年。

  OB們聚在一起,靠的是山林的熱愛與伙伴的情誼,學長學弟學姊學妹有新的連結,即使相差五年十年,未在校園相遇,即使相差廿或卅年,學弟學妹比兒女年紀還小,一樣相認,一樣攜手登山,笑談山林種種趣事,何等痛快!

  OB一直沒有明確組織,隨著時間演進,自動發展成好幾群,界限模糊,各自在網路上有一片空間,聯繫頻繁。經常舉辦山野活動,輪流帶隊,老少OB互動甚多,越來越熟。

  OB資格與定義,早些年較嚴謹,畢業前到成功花架(註五)找報名組登記並繳費,後來越見寬鬆,送舊之後就自動成為OB了。造化弄人,有些人因事退出山協,或半途離開成大,也有些人還來不及認識山協接觸山水,就匆匆自成大畢業了。通通無妨,山林永遠屬於大家,成大山協OB一向採最廣義的定義,認同這片山水,認同這群屬於山的老少孩子,就一道來吧!

  熱烈歡迎小岩。現在也難以補繳社費了,請一次客應是不錯的方式,我會幫妳留意適當表現機會的。

 

註一:幼芳寫的新聞《30年不是問題 一起來爬山》等,已收錄在OB部落格「山協人與事」欄――《轉載自991226日聯合報元氣周報》。

註二:當時會長是鷹頭何燦群。

註三:本文是OB聯誼會最初的推手――羊頭STONE所寫。本文已重新繕打,收錄在OB部落格「成大山協數位典藏」欄。數位典藏――→山協通訊目錄中有PDF-成大山協OB聯誼會之成立

註四:請參閱山協通訊,第三期第三頁報導。

註五:卅年前成功花架在化學系與成功堂之間,後來成功堂拆除,原址改建大樓,現稱資訊大樓。當時成功花架接近校園中心位置,交通方便,有樹遮蔭,有水泥桌凳,報名與山展常選在此處。花架早已拆除,現為空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