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在《山巔水涯》文章發表之後


高爺 100,08,07


. 這篇文章是今年初校友聯絡中心蕭世裕主任邀稿,那時我和蕭主任只有數面之緣,尚不熟悉,後來才知是李老師推薦,一夥人常常假日上山,名曰逍遙遊。謝謝蕭主任提攜,校刊編輯委員會給成大山協機會,我才有動力做事。


. 我一、二月忙於珠峰基地營Gokyo Lake & Gokyo Ri健行,連去年12月的馬那邦山和今年元月份的雪見、東洗水山、北坑山活動文章也一併耽擱了,只能在腦中構想,無暇開工。待三月份抓緊感覺與記憶趕完《死而無憾──珠峰基地營支線健行記》二萬五千五百字,本文立即列為第一優先,三週內密集採訪了十幾位OB,包括67級阿幹教授、69級施仔、72級顏錘、73級張黑、75級阿楙、76級鄭俊傑、83級酷哥和仙女、91級俊翔、94級虫鳳、98級俊嘉和100GiGi,半數當過會長,孰知會務運作,好多人包括學弟妹請我吃飯,實在不好意思,施仔兄和Emma熱情接待,銘感在心。大家對大自然的熱情不變,對山協的感情依舊,給我莫大的鼓舞。李老師在蕭主任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受訪,35年來許多故事在老師心中,承蒙蕭主任安排豪華午宴,盛情難忘。


. 山協通訊的完整是最棒的部份,歷任會長與編輯組長功不可沒,我向現任會長家荷借齊了山協現有的紙本原件,一頁一頁翻閱,一行一行作筆記,再將一年的活動濃縮成幾行。但到了民國93年山訊出版第82期之後便停刊了,網路資訊早已逐漸取代印刷的紙本通訊,面對這一大片資訊海洋,我難以著手,幸得酷哥相助,整理了最近十幾年的BBS資訊,包括許多看法與觀點,我也多數納入採用,非常感謝。


. 有積極參與成大岩場規畫設計的OB希望隱其名。為山協付出的人很多,歷任會長、群長、隊長、各大活動主辦人、創隊隊長……,未能報導其貢獻,我十分抱歉與為難,因篇幅已從原先的五千字擴充為八千九百字,無法一一記錄,只能在編年史中詳載。綜看大學社團裏的成員有點像接力賽跑的選手,一棒又一棒傳承,校園舞台各領風騷。


. 夜燈下伏身寫稿,鉛筆疾書兩指打字,彷彿穿梭時空置身高山,涼風艷陽碧空如洗,看見整列背著大背包的伙伴大步走在箭竹草原和稜線斷崖,會師時豪情壯志,湖泊畔閒情逸致,營火旁誠摯談心,星空下遙想期盼。寫此文章我已神遊高山數十回。


. 收集照片最有趣,我在部落格上呼籲一下,即有阿寶、施仔、正中、建志、仙女、俊嘉、東哲、家荷與幼芳等人熱心提供。早期照片均為軟片沖洗,日久泛黃,重新掃描而成。俊翔更提供了整本相簿任我挑選,因此九十級的照片較多,八十級的照片提供較少,遺憾未獲入選。我先選了約卅張給校友聯絡中心林先生,並寫好說明,編委會又挑了幾次,連文字先編輯成九頁篇幅,後來擴充為十一頁,照片更多更大,在本期校刊裏很有看頭。


. 個人能力及時間均有限,僅憑這股傻勁,一頭栽入,做然後知不足,綜述這般輝煌燦爛的大學社團57年歷史並非易事,諸多不周之處,敬請諸位學長學姊與優秀後進指正,以作後續改善。我心脆弱,E-mail來吧!下一步將作編年史,歡迎大家加入,共同製作。在這篇文章上看到老照片的魅力,若能收集挑選各年代活動代表性照片,加上說明文字,配合編年史編輯,想必更為精彩。事情須有人召集推動,歡迎老少OB參與,希望將來我們又多一塊影像的園地。早期會史資料欠缺,更希望有學長出現填補空白。


. 為成大山協寫史,為自己的青春歲月作傳,神聖使命心情莊嚴,瞭解到社團的發展其實與社會的發展及風氣息息相關,從前物力不豐,人力豐沛,今日則反之,令人喟嘆。日前有企思早日退休,重拾高中課本,再考進成大爬山等語,雖云戲言,卻為伏櫪老驥之赤膽衷心肺腑之言!


成 大校刊---在山之巔水之涯,我們揮灑青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