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

 

高爺 103,10,12

    登山者最注重膝關節保養,平時適當運動,注意飲食均衡,盡量撐久一點,若真的不行了,再請醫師想其他辦法。

    103日的這一系列專輯報導,提供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等相關資訊,友信是醫療器材代理商,看的出文章有相當的廣告色彩,但多些瞭解無妨,知道國內在此領域的醫療水準已經走到這一階段。唯恐日後資料難尋,複製於下,敬請參考。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知多少

【聯合線上企劃╱黃麗煌】2014/10/03

膝蓋使不上力,爬一層樓梯像是登百岳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你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知道多少?

曾幾何時爬樓梯不是「步步驚心」? 從我們開始會走路經過了幾十年的跑、跳、跪、爬,膝關節最終不敵老化或使用過度而造成軟骨間的磨損。每上一個階梯,你的膝蓋都因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在向你發出抗議、甚至連坐下休息時也不願意放過你,生活上一些簡單的活動也都變得苦不堪言了。

全台灣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徵,只是在於病情程度輕重。也因為這是「大家都會有的毛病」,坊間上則流傳了許多減緩或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偏方。目前醫學上沒有一個真正可以治癒退化性關節炎的藥物或手術,但臨床上已有許多方式可改善這些疼痛的症狀,這些方式又可分成侵入性與非侵入性兩種;假如你正因退化性關節炎而備受煎熬,不妨與主治醫師仔細討論,運用更積極的治療方式,把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與影響降到最低。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8683

 

 

我這樣是退化性關節炎嗎?

【聯合線上企劃╱黃麗煌】2014/10/03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膝關節的退化,如同人體的老化,也是自然的演進過程。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演變,其實長達四、五十年,但如果已經等到膝蓋疼痛、變形,已經是病程的後面階段了。

評估膝蓋痛是否因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可以兩種方式來檢測:

()自身身體檢查

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包括病變關節部位的疼痛與關節僵硬。疼痛起初會因為負重而誘發,休息時好轉,但在往後的活動時逐漸加劇,甚至休息時或晚上睡覺也無法恢復。

()影像學檢查

退化性關節炎的輕重程度,一般以普通正面及側面的 X 光片來觀看即可判讀。專科醫師從膝蓋的X光片,可見內側關節面變窄,軟骨下骨頭之顯像變濃,有時可見囊狀形成,關節邊緣出現骨刺而大部分膝關節的疼痛與骨刺有直接的相關性。

另外,除了普通的X光檢查外,專科醫師也會在看診時做膝部的力學分析,透過膝蓋彎曲的角度研判膝關節退化的嚴重程度。當然對關節最直接的觀察,是使用關節鏡檢查;膝關節鏡檢查可在局部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行。對於關節腔內構造之直接審視,通常退化性關節炎之早期變化,會先發生於內側股骨脛骨關節面。專科醫師可經由關節鏡看見關節軟骨是否變性呈纖維毛狀,或軟骨磨損裂斷的程度。

膝關節出現了問題,千萬不要聽信配方或服用了摻有類固醇的秘方,找合格的骨科醫師,詳細的診治,才是解決的辦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8681&kdid=AR10&r=3

 

 

醫療用機器人前進骨科領域

【聯合線上企劃╱黃麗煌】2014/10/03

由醫師控制操作機器手臂進行關節置換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醫療外科手術機器人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機器人技術之一,也是未來全世界在醫療科技發展的主要趨勢。外科手術機器人的使用不僅可大幅提昇外科手術的安全性,同時亦創造更佳的治療效果及更精密的組織定位。借由這樣的手術方式能以更少的侵入式治療程序-更小的傷口,正改變著許多傳統手術的標準,為人類的手術醫療行為帶來更多的安全保障與品質提昇。

台灣目前也已引進多款尖端的醫療機器人系統,包括da Vinci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InTouch RP-VITA遠距醫療機器人以及RewalkTM機械外骨骼系統等,應用執行手術的專科包含:泌尿科、婦產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今年起更將與歐美等地的骨科治療同步,開始利用機器人手臂來進行關節置換。

 

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更精準且復原快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過去傳統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的準確度一直無法突破,而今運用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醫師將可藉由先進的數位追蹤系統,即時了解病患的關節狀態,進而於手術中精準地磨除設定之範圍,讓病患保留健康骨本及韌帶,使手術成效大幅提升,同時也因為對肌肉和骨骼組織傷害較小,所以病患的手術傷口也將大幅縮小,相對地也可縮短手術復原時間。

這項醫療設備已在今年九月引進台灣,預計將有不少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因此受惠,重拾健康快樂的行動生活。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8679&kdid=AR10&r=5

 

 

能保留更多骨本人工膝關節置換

【聯合線上企劃╱黃麗煌】2014/10/03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能保留更多骨本的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

現代人平均壽命拉長,也較過去的世代更懂得運動養生和出國旅行,為能使老年生活品質能賡續維持,好好保護膝關節的健康是非常重要。

萬一得了中、老年族群中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膝關節退化』而必須關節置換時,現在有更新的選項,那就是「單髁(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相較於「全人工膝關節置換」一般台灣的民眾對於能保有更多骨本的「單髁(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方式則較為陌生,其實「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一樣發展超過半個世紀,早於1960年開始經美國骨科醫生設計、採用。原因是紐約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研究者發現,部分關節炎的病患並非整個關節面均產生磨損,只是單側的關節有退化的情形,因此採用單髁膝關節置換,不僅可以保有較多的骨本,而且傷口更小,復原更快,相對的就能提早恢復膝關節正常運動。可惜的是,儘管單髁膝關節置換術有許多優點,但過去卻受手術器械所限,使手術準確度一直無法突破,因而也讓這個手術增添了許多困難度。

所幸醫學技術與器械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已結合「機器人關節置換」,也就是運用機器人臂和3D立即患者骨頭影像,成功的協助醫生達成每次的假體置放精準度,連難度較高的髕骨股骨關節面,也能準確的磨除受損的範圍與傳統手術相比,不僅可降低術後疼痛,而且復原情形良好,近九成八以上的病患可在手術當天回家,34周便可回歸到原本的生活;而今這項技術與設備已在今年九月正式引進台灣,也讓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卻又害怕手術的患者有了新的醫療選擇。。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8682&kdid=AR10&r=2

 

 

退化性關節炎手術技術大躍進

【聯合線上企劃╱黃麗煌】2014/10/03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機器人微創手術創傷小、降低骨本耗損切除

深受退化性關節炎疼痛困擾的患者注意了!國內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方法又有重大突破,風行美國的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手臂已正式引進台灣,不僅手術時將可大幅保留健康骨骼和組織,而且傷口只有傳統手術的一半,讓術後3小時下床走動免用拐杖不再是夢想。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將近5萬名患者因膝關節嚴重退化而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不過接受手術的人數只有將近2萬名,主因在於不少患者對人工膝關節手術過於恐懼,因為傳統膝關節手術使用手工器械,不僅會造成1520公分的大傷口即使是微創手術傷口也長達10公分,且術後疼痛可能延續數週甚至數個月,也因此讓許多患者聞而卻步。

新型態的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可於手術前透過電腦3D影像技術,完成患者骨頭形狀、大小定位,大幅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並降低手術過程出血量,讓病人術後很快就能進行貼近正常的膝關節活動,並且改善傳統手術以侵入性的器械協助置入人工關節、矯正角度無法非常精確的缺點。更重要的是,由於手術方式為「磨除」而非「切除」,因此還能大幅保留手術部位的健康骨骼和周圍組織,不像傳統膝關節手術必須換掉整個膝關節,為患者保留「骨本」。

膝關節是承載體重最重要的關節,它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行動之是否自如,並關係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而今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正式引進台灣,讓必須置換人工關節卻又害怕手術的患者,現在起將有更多的醫療選擇。

圖/友信醫療集團 提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86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