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忠誠――世紀名將孫立人將軍特展
高爺 106,06,05
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開另一扇窗嗎?
今年端午節已過了一週,我連一個粽子都還沒吃到,只有辦公室裏同事中午蒸粽子時聞到一點粽香。
今天想到了,決定傍晚下班去南門市場,多少買一些。
難得來一次南門市場,竟然全部關門休息。是週一公休?或是來太晚?
這一帶好吃的東西很多,我改去找寧波西街的包子店,小孩小時候常去信誼基金會親子館,出來順便買。往西走經過南昌街、牯嶺街,到重慶南路之前,有一家江浙風味的四海包子店(四海點心,已開張四十多年),買了三種,二十顆。又在隔壁的饅頭專賣店買了兩種特色饅頭,滿意了!
沿著南昌街往南走,高中時常到這一帶補習(還有牯嶺街逛舊書攤),仍有熟悉感。準備走約公車兩站,去另一家老店買槓子頭(註一),死麵做的,很有嚼勁兒,有單純樸實的麵香,我小時候常見,現在臺北只剩少數幾家還在做。
路過福州街口(郵政醫院對面),看見一棟燈火通明的大宅院,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門口廣告牌上大象林旺的照片。在臺灣,能將這兩樣元素連在一起的,只有孫立人將軍!
想起來了!以前看過報導,說陸軍司令部要把日本時代的臺灣軍(註二)司令官官邸開放做文創事業,孫立人將軍來臺之初住過這裏。(註三)
門口另一塊廣告牌說正在辦「義勇忠誠――世紀名將孫立人將軍特展」(註四),展期到
好機會啊!當然立刻放下一切,入內參觀。所幸餐廳只佔建築約一半面積,仍有不少空間,不顯侷促。
我去臺中向上路參觀過孫將軍故居,須先向臺中市文化局登記場次,並有安排導覽,兩處內容相較,南昌街官邸空間較寬敞,展覽文字量較少卻較精緻,孫將軍居住此地時間較早且短,因此沒有生活用品與紀念物,只有圖片,兩處故居各有千秋,都值得看。
我就是喜歡孫立人將軍,卓越傳奇,一生都精彩,只是太優秀,性格和那時空對不上,命運總是弄人,長使英雄淚滿襟。
瀏覽過後,拍了照片,到櫃檯詢問展期,接待人員說因為展覽深獲好評,將延展至少一個月,確切時間還不知。不用預約,不用門票,勿須訂餐,直接入內參觀即可。
我提著大包小包,繼續走到槓子頭店,就在王子登山體育用品店旁。剩下最後四個,我全買了,觸手猶溫,付完錢走出來,老闆就拉下鐵門了。
穿過窄巷走到古亭捷運站只要兩分鐘,路上趁熱趕緊咬兩口,一股記憶中的麵香撲鼻,好痛快啊!
真的!上帝真的在今晚為我開了另一扇窗。
△ 我最喜歡這張孫將軍帶兵時候的照片,右腰掛手槍,左腰掛刺刀,雄赳赳氣昂昂。左列由上至下為1.英國CBE勳章(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簡稱大英帝國勳章。共設五種級別,此為司令勳章Commander,簡稱CBE)、2.英國豐功勳章(亦譯功績勳章Order of Merit)、3.美國豐功勳章、4.美國銀星勳章(Silver Star)是是美國聯邦軍事勛獎中等級最高的,為了表彰面對敵人時的英勇行為。5.青天白日勳章,又稱青天白日大藍綬帶,為中華民國的軍職勳章,目前獲頒人數計有210人。6.抗戰勝利勳章。孫將軍左胸佩戴美國豐功勳章。
△ 將軍玫瑰。
註一:
槓子頭很有嚼勁,外皮酥脆,內心結實,越嚼越香,嚼槓子頭會感覺下巴都累了。
槓子頭是大陸北方傳統的乾糧,剛烤好時滾燙香脆。做法就只是麵粉加水揉成糰,再用土炕烙熟,硬到可以砸死人,所以這三個字也用來罵人個性倔強,愛抬槓。
揉硬麵很累,以前沒有電動攪拌器與揉麵機,運用第二種槓桿原理,以一端綁縛的槓子上下壓麵,所以叫槓子頭。
硬麵,以工程的術語說明,就是「含水率與坍度都較低的麵糰」,手工揉麵當然很花力氣。
槓子頭又叫硬麵火燒,火燒是北方人對烤、煎、烙等麵食的通稱,一般火燒都用軟麵做,只有槓子頭不同,所以特別叫它硬麵火燒。
周老師的美食教室
註二:
明治28(1895)年日本派遣近衛師團(下轄兩個旅團)與混成支隊佔領臺灣,共約一萬五千人。
明治29~30(1896~1897)年改編成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明治40(1907)年改編為臺灣守備隊。
大正8(1919)年改編為臺灣軍,指揮部稱臺灣軍司令部,長官稱臺灣軍司令官。
臺灣軍司令部建築建於大正9(1920)年,位於今臺北市愛國西路與博愛路口。光復後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海岸巡防司令部、後備司令部和國防部曾先後遷入,民國93年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市定古蹟。
昭和10(1935)年臺灣軍編制如下︰
1.臺灣步兵第一聯隊(聯隊相當於師,駐守臺北,第一、二大隊原址位於今中正紀念堂,部分建築於民國64年中影拍攝電影《八百壯士》時當作四行倉庫外景,那時我唸高中,每日搭公車經過,目睹穿土黃色制服的「日軍」連日進攻,拍攝完畢後拆除。第三大隊駐臺中,即干城營區。)
2.臺灣步兵第二聯隊(駐守臺南,在今成大光復校區,曾為歷史系館及舊文學院館,司令部今為禮賢樓,民國82年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3.臺灣山砲大隊(臺北,原址位於今中正紀念堂。)
4.臺灣高射砲第八聯隊(屏東)
5.基隆、澎湖島要塞司令部
6.基隆、馬公重砲大隊
7.飛行第八聯隊(屏東)
8.臺南衛戍病院(臺南,民國92年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現為成大力行校區臺灣文學系系館。)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昭和19(1944)年,臺灣軍擴編為「第十方面軍」,統轄臺灣、澎湖、沖繩的防衛作戰任務。負責沖繩守備的第32軍劃歸臺灣軍管轄。
昭和20(1945)年美軍登陸沖繩島時,12萬餘兵力歷經82天(4月上旬~6月中旬)防衛作戰,幾近全部殲滅,司令官牛島滿中將切腹自殺。9月日本在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第十五受降區――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民國81年公告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投降時,臺灣軍的陸軍兵力為165,219人、海軍為38,397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BB%8D
註三:
古蹟「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改名 凸顯孫立人將軍
聯合報╱記者 魏莨伊、翁浩然╱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3/2310295
中正區南昌路上的「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1909年興建後,數度作為重要軍事官邸,歷經水道課長官邸、古亭庄高等官官舍、古亭街舊總督官邸、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後成為陸軍聯誼廳沿用至今。
民國93年公告指定為臺北市定古蹟,產權屬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1919年至1944年間,日本19任臺灣軍司令官幾乎都住在這裏,任內創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的第七任總督兼任臺灣軍司令官明石元二郎也曾暫居於此,見證殖民地史,最具代表,又考量孫立人具有近代史意義,所以在後面加註「(孫立人將軍官邸)」。
註四:
孫立人將軍特展 秀珍貴史料
青年日報╱記者 謝宗憲╱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