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日期:98.10.11(週日)
攀登山岳:火炎山,602M,三等三角點159號
領隊:林麗雲
參加人員:老祥、張尚志、 陳 老師、小黑、阿村、朱正中、小隊長、黃玉麟、阿K、鄭義奮、高爺、阿娟、西三阿寶、楊進財、范姜慈惠、陳秀樹、 鍾 小姐共18人。高杯家昨晚高朋滿座鬧至深夜,今日不克早起登山,少了一票年輕OB捧場。
集合稍有耽擱,7:25出發,在三峽恩主公醫院前接黃玉麟,中巴走國道三號,在新竹轉國道一號,三義下交流道。小黑前一夜凌晨十二點半自高雄搭夜車北上,清晨六點不到已抵台北車站,專程來爬山,誠意感人。義奮第二次參加OB活動,揹了內藏式鋁架大背包,意欲善盡挑夫責任。其餘OB都是老面孔, 陳 老師體能愈來愈好,小隊長得朱正中真傳熱愛山林,領隊另邀西三阿寶等山友五位同行,進財兄與 范姜 小姐是百岳夫妻檔,秀樹兄有自己的部落格,同事 鍾 小姐上回一道走三貂嶺瀑布。
國慶日下午台北下雨,領隊得知拉拉山塔曼山一帶風雨交加,當機立斷轉移陣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天氣,往南移動備案是苗栗火炎山,趨吉避雨順利愉快當為OB活動之最高指導原則。車過新竹天氣已好轉許多,到苗栗已晴朗。每次走中山高北上經過泰安服務區附近,隔大安溪北眺,左前方那座侵蝕嚴重,山腳沖積扇發達,山谷卵礫石堆積,坡面寸草不生猶如惡地的火炎山,未料今日竟能一親芳澤得償宿願。
台大地理系 王鑫 教授在書上這樣寫道:火炎山在地質上屬於更新世頭嵙山層上部的礫石層,約在一百萬年前形成,厚約 一千公尺 。礫石層透水性良好,石礫間膠結並不緻密,受雨水侵蝕下切容易。在劇烈造山運動期間,地殼快速上升隆起,侵蝕加快,因此形成許多鋸齒狀的尖峰和深溝,深溝兩壁經常維持接近垂直的坡度。地形切割劇烈,形成無數圓錐狀山峰,這些密集而不規則的小峰從遠處望去,像是火燄跳躍,故稱火炎山。台灣從北到南都有這類地形,較著名的除三義南方大安溪北岸此處外,尚有台中市東方的頭嵙山、烏溪北岸雙冬的九九峰、高雄六龜及台東卑南等地。
再看地形圖,三義火炎山稜線筆直,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西翼陡東翼緩,標準單面山。完全呈惡地的只有南臨大安溪的邊坡。主稜南段瘦如刀刃,北段漸成寬稜。
車停130甲縣道中山高大安溪橋旁良心停車場,涼亭旁即是登山口,整裝合照後即出發,小徑清楚沒有叉路,一路上坡,大致向西北方前進邁向主稜,山坡上礫石處處但大部份有植被覆蓋,支稜左側即侵蝕面,巨大山壁近乎垂直,全是卵礫石沖積層,風雨侵蝕如利刃切出剖面,我們得以窺見地層內部。
路過南火炎山,251M圖根點,在山坡中間,樹林茂密展望不佳,圖根點被幾位OB罵臭頭,真是冤枉!圖根點又稱四等三角點,是三等三角網之下,三角測量平均邊長2KM,地籍測量與管理的重要依據,在土地登記、複丈時作為依據甚為重要,地籍測量相關法規有明文規定。植物茂密可以伐除或搭建高架覘標解決──別瞧不起圖根點啦!林間空曠處設有吊床、鞦千等物,阿寶與秀樹見崖邊大樹根強枝壯,不禁技癢攀爬,這林間玩耍之處還真不少。老祥心情愉快,屢作「舉起來」動作,張尚志伉儷情深形影不離令人稱羨,朱正中新購中型背包THE NORTH FACE TERRA40十分亮眼堅固真是高檔好包。
小徑左側有多處觀景點,峭壁千仞矗立眼前,深谷底部俱是卵石,景觀特殊山河壯麗,令人讚嘆不已。惟各觀景點並無任何護欄圍繩等安全設施,賞景需注意安全。休息 時陳 老師取出削好的梨分享,甜美冰涼。上下數個山頭,高度直線上升,南方景觀漸漸出現,大安溪下游寬闊西流入海,溪水如細縷數條在河床中稀疏交錯編織似髮辮,這正是河川下游侵蝕結束堆積輸沙常常出現的辮狀河道。中山高橫跨其上,車流南來北往紅塵滾滾。西方與南方是大片沖積平原,農田四週防風林密佈如方格,又像顯微鏡下植物的細胞壁,鐵砧山平頂似砧板亦像桌山。
喘氣連連,已接上主稜,正東方可見到關刀山,可惜今日多雲,否則馬那(拉)邦山會在其後展現英姿。東南方可見大安溪切穿雪山山脈,堂堂進入平原,再南一些即是雪山西南(大雪線)尾稜──七塊山。沿稜縱走路線單純,阿K、義奮與進財兄夫妻等人遠遠在前。上得一山頭但見隊友已在前方山頭,中間還得下一鞍部,覺得長路迢迢,艱辛似無盡頭,待自己也走到前方山頭,回望來時路,方覺點點滴滴都是必經過程。
終於攀上602M的火炎山,山頂前20M,林子裏有塊緩坡空地,傳來陣陣燒肉香,原來是先頭部隊已早早抵達,起爐架盤道地火炎山燒肉(鹹豬肉炒黃瓜杏鮑菇),進財兄夫婦裝備齊全準備充分,短短幾年走完百岳令人折服。阿寶也沏好茶,讓落在後面的高爺等人一到便有茶喝。此處無桌卻有許多塑膠矮凳,拼湊起來權充餐桌,大夥取出野餐盒,十分豐盛不免讚嘆一聲!今天水果最多,水梨鳳梨芭樂橘子百香果合計十餘盒,牛肚、滷菜、烤雞、蛋糕、壽司、大餅、椰子球,阿娟專程找到阿華涼糕。高爺架爐取鍋煮海帶芽蛋花湯,再來兩鍋綠茶,阿村、林麗雲、義奮與秀樹兄各背2公升水到山頂,功不可沒。義奮秀出新奇裝備──折疊碗,攤平可當砧板或墊板,小黑親證北部OB的豐盛野宴嘆為觀止。
餐畢整裝,一分鐘到山頂,三等三角點,剛才老祥已來捷足先登。全體合照後,再來五隊各自找伴照相,有詩為證:狼群未到羊減半,群鷹相會美夢斷,四熊相聚舉起來,三三九九星現三。山頂往北稜線陡降如崖,攀繩下降步步為營,這種地形對小隊長的身高而言十分困難,看他依然專注冷靜獨力應付教人佩服。又過了幾段瘦稜與斷崖,由於植被甚密根系發達,腳下礫石尚稱穩固,手邊亦有許多樹枝樹根與繩索可供攀扶,雖偶有落石,大致上有驚無險。黃玉麟最近都單獨出動,享受自由自在。
連過三處斷崖,再往北已無瘦稜斷崖,稜頂漸寬,仍是西陡東緩,標準單斜脊。全國高爾夫球場就在西側山腳,設施與球道歷歷在目,東側也出現垃圾掩埋場設施。四周森林愈益茂盛,灌木荊棘也密布,芒萁(蕨的一種)竟有一人高。稜線筆直往北北東,高度漸降偶有起伏。到福德宮時,領先集團已休息一會兒,進財兄煮好茶,清香解渴,大夥坐在石階上清理褲子手套上密密麻麻黏附的草籽,這草籽前有倒鈎,附著力極強,特別是綿織品,拔除時會斷裂,殘留一小截還鈎在衣服上,得用夾子或指甲用力夾除,秀樹兄告知這是淡竹葉,領教了。
小黑登上宮前台階,秀了一招橡皮筋戲法,口中唸唸有詞,手上像皮圈果然步步高昇,成功挑戰地心引力,一時無人能解,且待下山努力。三位阿兵哥抬來一個塑膠垃圾筒,營區內抓到蛇待放生,說是剛吞食另一條蛇,難怪腹部鼓脹,看那蛇紅黑相雜,都認不出是那一種,下山後秀樹兄查出是紅斑蛇。時代真是不同了,咱們服兵役時若抓到蛇,唯一結果必是剝皮煮湯,多放薑絲去腥趁熱喝,現在年輕人多半不敢也不願不屑碰這般蛇肉狗肉等。
謝過土地公,續往北行,跨過矮牆,附近有許多電台,群狗四處張望巡邏顧好地盤,柏油路叉路甚多,堅持北向,過鐵柵門,進入一大塊水泥地,資料上都說是停機坪,非也,張尚志深具戰略專業解說其用途,果然有理。四周全是刺絲網與密林,眾人四處尋找出路,果然找到缺口。為防蚊蟲,領隊的袖套成了小隊長的褲管,尺寸恰好。彎腰小心鑽過刺絲網,向東穿越樹林,回到柏油路,寬稜無指標,稀樹灌木密,目標是向北下切130縣道,已知不能沿柏油路走,路標又消失,於是展開地形研判大作戰,有的觀察地形猛看地圖,有的埋頭研究GPS,各式指北針全部出籠,何去何從且先論戰一番,一時間空氣中充滿方位、座標、航跡、距離等名詞。朱正中、阿村、阿K與阿寶最認真積極,以天下為己任,領隊仗著麾下參謀如雲嚮導眾多毫不擔心繼續說笑,果然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在一片紅土樹林中覓得小徑,檢查方向正確,一會兒路標出現信心增強,漸往下坡更增合理性,然後就看見汽車在遠方樹林下掠過。是了,這必然是130縣道,證明我們的定向越野功力不輸當年,闖關挑戰成功,大家都很高興。
載欣載奔,跳下路邊大水溝的駁坎,公路邊電線桿拍照存記錄。沿此縣道往西上到鞍部即是遠航空難記念碑與亭,民國70年民航機在此上空解體,110人罹難,時候不早就不去看了。領隊電召中巴來接,先到車亭休息站梳洗一番,再送小黑到三義火車站回高雄。租中巴就有這好處,車上好休息。回到台北約晚上八點,台北依然潮濕,我們已在百餘公里外縱走攀登痛快一日了。
高爺 9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