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角崙線第三次探勘記錄 時間:2013/05/4
人員:葉明軒,趙伯彰,黃昱銘
地點 | 時間 | 說明 |
天主堂 | 07:35 | 搭OD便車至此,調整背包後出發;天氣涼爽,沒日曬困擾 |
通天橋涼亭 | 08:15~20 | 或因預報會下大雨,上山遊客不多,到是不少當地山友陸續下山 |
涼亭 | 08:36 | 沿途有距離標示牌,涼亭前標示為700M,至聖母山莊為1.6K |
水龍頭 | 08:42~45 | 在此洗把臉,喘口氣 |
聖母山莊 | 09:09~21 | 過1.3K後的樹林空隙可見山下景色,未幾,山谷方向上揚的風勢變 |
大,帶來的雲霧頓時壟罩山間,展望全失:室外溫度17℃,稍作休 | ||
息吃點零食,評估時間尚早,決定帶趙、黃二人上三角崙山 | ||
三角崙山 | 09:43~46 | 過叉路後不久路況變為陡峭,須拉繩索上行,直至東南峰基點前才 |
變為較平緩路面,路面仍有些泥濘,山頂無展望,風不小 | ||
聖母山莊 | 10:08~20 | 上山與下山時間相若 |
展望台 | 10:27 | 一遍霧茫茫,前方偶見小山頭與路徑,可見背風面山谷方向林木茂密 |
的景色,迎風面(三角崙山腳下)植披卻僅是芒草鋪蓋 | ||
路上 | 10:27 ~55 | (一)嘗試採用:行走30分鐘,各自原地休息5分鐘,每2小時隊伍 |
11:00~30 | 集中休息20分鐘。(二)路況與第一次探山時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 |
11:35~12:05 | 誠如阿K所稱的康莊大道,芒草砍除後又清理乾淨,路跡寬闊明顯且 | |
12:10~40 | 易行,唯因雲霧遮蔽周遭景物,無從判斷身在何處,僅能看到往上的 | |
陡坡與往下的低鞍,其中,在接近第二次休息前,從周遭樹林研判約 | ||
略為第一次探勘時吃午餐的地方,之後所見部分的景物,推估為第一 | ||
次探勘時下午所走的路;(三)每次休息時皆綁一條路標與拍照,做 | ||
為下次的行進時間控制標記,中間並未再綁任何路標;(四)沿途仍 | ||
有數處錯路仍綁有路標未拆除,可能是芒草遮蓋路跡,自行開闢出來 | ||
的路,所以在判斷時應以明顯的大路為優先選擇,其次才是路標; | ||
(五)前三個時段行走的路況,約略在樹林與芒草間行走,而且是在 | ||
稜線與其左右側穿梭(左側多為芒草,右側多為樹林);(六)臉部 | ||
須防範芒草葉緣,綠葉紅莖的多刺植物須提防勾住衣袖,而砍除的枯 | ||
芒草梗須留意小腿被刺傷;(七)沿途有不少黑色排泄物,可能是山 | ||
豬的;(八)葉在第二個時段行進途中,開始氣喘吁吁與膝蓋上方的 | ||
大腿周邊出現接近抽筋現象,上坡時行進緩慢且不時停下喘口氣,研 | ||
判可能睡眠不足,汗流得太多與肚子飢餓沒有適時補充所致,造成體 | ||
力下滑。 | ||
中餐 | 12:40~13:20 | 在稜線上稍寬處休息吃午餐,與OD連繫彼此狀況 |
路上 | 13:20~50 | 出發沒多久進入樹林,通過樹林即為山腰側的狹小路跡,行至一處危 |
13:55~14:05 | 險凹陷地,有繩索或山邊側的芒草與植物可抓,此時確信已接近Y | |
字路口(離十字路口不到30分鐘的路程),危險凹陷地共有二處, | ||
葉的情況經過進食與休息之後已好轉,行速趨正常 | ||
Y字路口 1 | 4:05~07 | 稍微喘口氣與照相,隨即出發;左邊通十字路口,右邊往姑婆寮尖山 |
十字路口 | 14:17~25 | 二個路口之間為樹林下的乾溪溝,休息時聽到山羌的叫聲,與OD連 |
繫不上;直行往櫻花陵園,右上烘爐地山,左下林美磐石古道 | ||
烘爐地山 | 15:01~10 | 在樹林間爬上一段陡坡,之後經過數處的緩和上下與爛泥巴地,有 |
一處寬闊地綁很多路標,並未留意到是桶後越嶺路接上來的叉路; | ||
四周霧茫茫毫無展望是此行最大缺憾,與OD連繫不上 | ||
十字路口 | 15:40~50 | 過此皆為下坡路段 |
櫻花陵園 | 16:28 | 在樹林間穿梭,仍有幾處陡下坡,下到車道變為寬闊,但許久未曾 |
管理中心 | 清理整修,部分路段車輛仍無法通行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