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首創校友修輔系
Chi-Yuan Cheng、顏錘、高爺 105,10,16
高爺 原先畢業的系,所學的科目內容忘光了,可不要把文憑收回去喔!
高爺 時隔數十年,想再重溫學生滋味,想再重新體驗考試與被當的滋味嗎?
不怕的就來吧!
Chi-Yuan Cheng 學問舊的沒關係,學妹是新的就好。
商盛雄 酷哥說到重點了!
顏錘 台灣各界予人印象是「言多做少」,往往淪為「剛提出想法就被唱衰」而胎死腹中。
母校這個創新作法本身是件好事,有那個校友會特別想多個學位?不過想聞故知新罷了,最好能對自己現有事業(工作)有益,酷哥所言基本上只能在旁邊「羨慕」而已,我看這措施對我們住南部(嘉南高屏等)特別是已退休的校友或OB最適合了,中北東部校友只能乾瞪眼了,歡迎中北東部OB趕快退休遷來南部享受,我看施仔已迫不及待了。
高爺 酷哥說的太好了,我重複一遍,學問舊的沒關係,學妹是新的就好。
薛斐文 想參考也看不到隔壁的。
成大首創校友修輔系 完成20個學分再拿一張文憑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105,10,16
△ 成功大學首創畢業校友可以返校修學分,多拿一張文憑,引發學界熱烈討論,圖為成大工業設計研究所。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下學期起開放
成功大學首創國內「校友修輔系」制,下學期起開放校友回母校修輔系,除醫學院外,校內所有科系均可讓校友回校修課,只要完成輔系的20學分,就能再拿一張文憑。
跨領域專長成為新趨勢,美國史丹佛大學近年推動無邊際大學,替學生加值競爭力,任何人都可以到該校選課,享受名校的高品質教育資源並研修學分;國內大學界也開始注意這潮流,除了成大推出校友修輔系新制外,台大近年也在苦思如何打破學習界限。
成大教務長賴明德表示,跨領域學習已是趨勢,過去單一專長在職場已不足以應付,不少人認為需要增加新能力,希望透過讓校友回母校研修輔系,在原本專業外增加第二專長。
系上申請即可
成大規畫,校友過去在校若有輔系紀錄,卻未完成修課,只要申請回學校,修完剩下學分即可;若過去沒有輔修,現想再修一個輔系,也只要完成20學分就能得到文憑。至於上課方式,賴明德表示,學生只要向各系上申請通過,不必再考入學資格考、負擔學分費,就能和日間部學生隨班上課。
成大此舉,校友反應不一。電機系畢業校友劉冠宏說,若要培養第二專長,不會選擇到校園,因為大學培養的是思考能力,不是工作能力,和業界需求有距離;若真要修課,會選文學歷史類,好打開其他領域視野。
在科技業工作的成大校友陳煜升表示,有些職場需要多面向技能,有的只需要專精,以他來說,若能增加新的能力,就會想回學校修課。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表示,對開放校友修輔系樂觀其成,但憂心替教授帶來教學負擔,因為學生可能程度參差不齊。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校友帶著業界經驗回來,可替教授帶來刺激及其他可能的產學合作機會。
學者看法:恐增教學負擔
有學者認為,頂大應聚焦研發能量培育菁英,回流教育應由其他大學接手或由私立大學完成,若因開放校友念輔系增加現場教師教學負擔,反而侵害在學學生的權利。
△ 成大知名景點榕園。 聯合報系資料照
http://udn.com/news/story/6928/2026939#prettyPhoto
台大:若返校學過時知識 是場災難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105,10,16
△ 台大希望以較彈性的方式進行回流教育。 聯合報系資料照
成大下學期開放校友回母校研修輔系,盼為競爭力加值,日前才推出雙博士學位的清大認為,跨領域學習已是趨勢,未來也將跟進。台大則表示,要注意回流教育關鍵在於學校老師能否提供尖端的研究和教學品質,否則校友回母校,教授還在教過時的知識,「那就是一場災難」。
台大教務長郭鴻基指出,美國史丹佛大學推動「無邊際大學」,精神是「任何人都可以念名校」,開設包含自由藝術與科學、創新寫作等領域課程,不但校友隨時可以回來進修,任何人也都只要想學習就有機會。
郭鴻基表示,不過同樣推動回流教育,國內外有所不同。在國外,修完學分拿的是學分證明而不是學歷,因為國外職場講究的是修完課後,寫出來的論文或研究成果品質更佳;台灣則講究一定要有學歷文憑。未來台大希望能以較彈性的方式進行回流教育。
郭鴻基提醒,回流教育關鍵在於老師要有最尖端的研究,否則校友回鍋,知識和職場知能都比教授高,就會是場災難。
清大近年積極增加學生競爭力,在大學部推動「雙專長」學制,日前又推動博士雙學位制度,看待校友修輔系,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有機會也願意推動讓校友回母校,但因輔系學習時間較長,可能會改成更彈性的做法。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校方目前已在不影響在學學生學習前提下,開放校內所有課程讓任何人隨班附讀,修完課程,就頒給學分證明。校方EMBA課程更如「終身服務」,只要完成課程,未來任何時刻都可免費回學校上課。
http://udn.com/news/story/6928/2026997
成大首創校友返校修輔系 不限修業年限
中央社 記者/許秩維 105,10,16
多元專長已成新趨勢,成大16日表示,已規劃讓校友可回校以隨班附讀方式修輔系,只要修完所需學分且成績及格者,就發給輔系結業證明,且不設修業時間限制。(中央社檔案照片)
多元專長已成新趨勢,成大今天表示,已規劃讓校友可回校以隨班附讀方式修輔系,只要修完所需學分且成績及格者,就發給輔系結業證明,且不設修業時間限制。
成功大學表示,現今許多大學生都了解多元學習的重要性,選修輔系、雙學位或跨領域學程的大有人在,但修輔系必需加修20個學分,雙學位要多修40個學分,學生為完成這些附修學分往往得延畢,有的只能忍痛放棄,以選修輔系為例,近年來平均1年約200名學生申請,但僅約5成取得輔系結業證明。
除了在學生外,成大指出,過去不斷接到校友反映,希望重回母校修習其他領域專業知識,例如醫生校友有鑑於醫療糾紛日增,希望回母校法律系就讀,保護自己也將紛爭降到最低,也有建築師校友想進管理學院學習行銷管理知識,希望對事業有助益。
因應校友訴求和多元學習趨勢,成功大學表示,今年9月教務會議已修正修讀輔系辦法,讓有心學習的成大校友,只要經過輔系的系主任核准,就可回校以「隨班附讀」方式修足未完成的輔系學分或加修輔系,修完所需的學分且成績及格者,發給輔系結業證明,最快下學期實施。
成功大學表示,「隨班附讀」對於已進入職場的校友而言,時間上可能難以完全配合,因此特別設計讓校友回母校選修輔系無修業年限限制,方便校友抽空回校學習,兼顧學習與職場要求,而校友只需要負擔學分費。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160153-1.aspx
成大首創校友回鍋修輔系 最快下學期實施
自由時報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105,10,16
變化快速的時代,單一專長已不足因應職涯發展所需,終身、多元學習才是王道!成功大學為鼓勵校友回校進修,創台灣頂尖大學之先、規劃「成就一生」學習延伸方案,為有心自我提升的校友開啟回母校修輔系學習的管道,培養多元專長,以在職場產生更大能量、開啟更寬廣的人生空間;最快將在下學期實施。
成功大學在國內頂尖大學首創開放校友回鍋修習輔系的新政策,最快下學期實施。(記者王俊忠攝)
現今許多大學生都了解多元學習重要性,選修輔系、雙學位或跨領域學分課學程的學生大有人在。然而,在主修本科系學分外,若再修輔系必須加修二十個學分,雙學位要再多修四十個學分,跨領域學分課程至少也要十五個學分,對精神體力、時間都帶來極大負擔,學生要完成附修的學分往往得延畢,不少人因此忍痛放棄附修課業,心中不免遺憾。
成大以選修輔系為例,近年來平均一年約二百名學生申請選修輔系,但歷年統計,僅約五成取得輔系結業證明。
成大深知多元學習對人生職涯發展的重要性,今年九月教務會議上修正修讀輔系辦法,讓有心再學習的成大校友,只要經過輔系的系主任核准,就可回校以「隨班附讀」方式修足未完成的輔系學分或加修輔系,修完所需學分且成績及格者,發給輔系結業證明。
隨班附讀對已進入職場的校友而言,時間上恐難完全配合,成大已先考慮到,特別設計讓校友回校選修輔系沒有修業時間限制,方便校友抽空回校學習,兼顧學習與職場要求;成就一生方案著重在提供校友重回母校繼續專業學習機會,校友需要支付的費用有限,原則上只需負擔學分費。
成大表示,成就一生方案對校友來說,是一個可擴大職能範圍的機會,也是轉換公職或私人部門職場跑道的利器;以專技人員考試為例,其規定只要能提出證明文件,證明曾修習過報考所需的專業科目即可,這也是專案要求校友隨班附讀原因,以保證學習品質與專業性。
成大透露,多年來不斷接到校友反應希望能回母校修習其他領域專業知識的訴求,校友來自醫學院、工學院、規劃設計學院等,不乏醫生校友說病患權益意識高漲,醫療糾紛日增,希望能回母校念法律系,保護自己也將紛爭降到最低。也有建築師校友想進管理學院學更多行銷管理知識,讓事業更蒸蒸日上,也不乏在工業界高端服務的校友想念法律系,讓自己對智慧財產權有更充分認識,日後訂契約或產品生產,不致帶來無謂困擾也懂得自我保護。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57988
成大首創校友輔修 再拿張文憑
人間福報 105,10,17
【本報台北訊】成功大學首創國內「校友修輔系」制,下學期起開放校友回母校修輔系,除醫學院外,校內所有科系均可讓校友回校修課,只要完成輔系的二十學分,就能再拿一張文憑。
跨領域專長成為新趨勢,美國史丹佛大學近年推動無邊際大學,替學生加值競爭力,任何人都可以到該校選課,享受名校的高品質教育資源並研修學分;國內大學界也開始注意這潮流,除了成大推出校友修輔系新制外,台大近年也在苦思如何打破學習界限。
成大教務長賴明德表示,過去單一專長在職場已不足以應付,不少人認為需要增加新能力,希望透過讓校友回母校研修輔系,在原本專業外增加第二專長。
成大規畫,校友過去在校若有輔系紀錄,卻未完成修課,只要申請回學校,修完剩下學分即可;若過去沒有輔修經驗,也只要完成二十學分就能得到文憑。至於上課方式,賴明德表示,學生只要向各系上申請通過,不必再考入學資格考、負擔學分費,就能和日間部學生隨班上課。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表示,對開放校友修輔系樂觀其成,但憂心替教授帶來教學負擔,因為學生可能程度參差不齊。不過,校友帶著業界經驗回來,可替教授帶來刺激及其他可能的產學合作機會。
成大此舉,校友反應不一。電機系畢業校友劉冠宏說,若要培養第二專長,不會選擇到校園,因為大學培養的是思考能力,不是工作能力,和業界需求有距離。另一名在科技業工作的校友陳煜升表示,有些職場需要多面向技能,有的只需要專精,以他來說,若能增加新的能力,就會想回學校修課。
清大近年在大學部推動「雙專長」學制,看待校友修輔系,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有機會也願意推動讓校友回母校,但因輔系學習時間較長,可能會改成更彈性的做法。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校方目前已在不影響在學學生學習前提下,開放校內所有課程讓任何人隨班附讀,修完課程,就頒給學分證明。校方EMBA課程更如「終身服務」,只要完成課程,未來任何時刻都可免費回學校上課。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4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