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圖說故事之61――路邊摔跤記

 

高爺、小黑、佳君  聯合創作 / 106,01,12

摘錄自成大山協OB Facebook

image001.jpg - 心情故事

今早出門,天光尚早,車子先開往附近的豆漿店,待會兒往公司的路上可以慢慢吃早點,等紅燈時再瞄一下報紙標題,這樣開始的一天很不錯

  車停在豆漿店右側約兩個車位,買好早點,上車發動,往左匯入右側車道,紅燈亮起,我是第一輛低頭發現剛才忘了拿吸管,這事兒偶爾會發生,手套箱中原本有幾支備用吸管,此時卻摸不到豆漿店就在正右方,紅燈才剛開始,心念流轉,一定來得及,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嘛!

  熄火下車,大步邁向豆漿店櫃臺,也許還帶點小跑,右腳跨上人行道,左腳卻踢到路緣石,動量與衝量仍然往前,瞬間撲倒,左膝先著地,然後右膝、肚子,最後雙手手腕拍打地面,撐住頭與臉,只有眼鏡右上角輕輕觸地撞擊完畢,四體投地,服服貼貼,物理作用結束,生物作用開始

  耳邊同時傳來一陣驚呼,豆漿店老闆與好幾位店員都是親切和善的歐巴桑,此時客人也不少,必然全部行注目禮

  立刻確定自己沒有受傷,一躍而起,許多問候響起,「有沒有怎樣?」「要不要坐一下再走?」我略微點頭,算是答禮,口中一面說「不用,沒事,謝謝!」

  伸手抓了吸管,轉身走回車旁,開門發動,紅燈秒數才過一半,後面的車子都在安靜等待,我急什麼呢?

  手腕上紅印鮮明,疼痛明顯,長褲膝蓋處布面有擦痕,雙膝作疼,我知道這都是暫時現象,待會兒就沒事了,一點都不擔心

  肚子表現最好,凸出的肚子平時飽受批評,身體重心在此,往前摔倒時卻是優良防震軟墊,吸收大部份的衝擊能量,脂肪墊比安全氣囊更可靠,所以胸部沒有任何不適,下巴也沒嗑到,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應該嘉獎一次

  奇怪的是,我上車之後一直很開心,好像發票中了小獎一般,很好奇卻弄不清是何原因,

  是動作優雅,摔得很漂亮?

  是發現身體尚稱硬朗,耐摔不壞?

  是心情開朗,沒有抱怨憤慨,情緒完全不受影響?

  我還真的不知道。

  早點吃完,都沒塞車,公司到了,停好車進電梯上樓,心中還是想不透。

  中午趁空打字,寫下心情,手腕與膝蓋也不疼了,很好!

 

謝耀成、賴達倫和其他 30 人說讚

邱琦瑛  現在動作優雅不值錢耐摔不壞才是重點……。

Eunice Chang  原來肚子有這種妙用!

高爺  苗條袖珍的人體會不到囉

蘇春滿  哈!高爺還是少年郎……。

張素勤  好個耐摔不壞之身!

   開心?是因為慶幸沒事吧,保重〜

程家麒  只要肚量大……,一切都沒事!

Chao-Ling Wang  下意識保護機制還是很強地。

Tsai-wei Tsai  很好,週六記得來參加導覽。

姜慈甡  學長的脂肪墊安全氣囊真是太棒了!我喜歡。

   真是敏捷健康啊!中午就不疼了!顯然登山健行有效!

Keven Yuan  平衡,鎮定,登山老手,自然反應,保重!

小黑  摔了一跤到起身,

   紅燈閃一半,約30秒,

   花時間打字寫完一篇小品,至少約五個紅燈後,約300

   看此小說,

   思索動量MV500秒,

   思索衝量FT1,000秒,

   搞懂FTMV,至少要一星期604,800秒,

   由悲轉喜一念之間,需50多年的歷練。

   這一跤,偉哉!

高爺 小黑,真有你的。

   動量與衝量,我高中時概念還算清楚,大二修動力學,越唸越糊塗。

小黑  摔跤的物理意義就是身体重心離開了腳底面積,身體質心W與腳底支點距離D乘積產生了個力矩Moment,從跌倒中學物理動力學,易懂乎?

小黑  科普無所不在,念玆在玆。

李淑玲  天佑高爺,妙哉小黑。

高爺  小黑帥啦!以教育與傳播科學為職志,但那有前提,須是剛體。

謝東明  我是比較欣賞高爺的文筆描述。

Liaw Chingliw  文筆優雅生動,不過應避免下一次。

有位學妹問候

L  真的沒事?

高爺  是的,好的很!

L  有個朋友(很瘦的美女)雨天騎Ubike摔傷,肋骨挫傷。當天無意得知,趕到台安醫院急診室,她唇都是紫的!

   要不要去檢查?

高爺  簡單說,摔跤後果與下面這幾個因素有關,

   1.相對速度如何?高度如何?若速度快,落地時間短,撞擊能量大,皮膚擦傷撕裂傷也大。若高度高(例如梯子上),位能多,就會更慘。

   2.撞到哪裡?運氣如何?地面軟硬?若撞到頭、臉、胸部,傷害大得多,手腳撞擊時,若姿勢不對角度不佳,有可能骨折。

   3.體型大小?年齡老少?大塊頭與年長者摔跤後果往往較嚴重,因質量大骨質疏鬆,體型袖珍或年紀小的人,質量小身體柔軟,情況好得多。

   4.是否有反應時間?反應表現如何?有時候這部分影響很大,搏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等)運動員與跳傘的傘兵都很熟練這些動作,經常練習,遇到突發狀況時表現較佳。

  5.是否有護具?佩戴是否正確?學習溜冰或溜直排輪時,要戴頭盔、護腕、護膝等,我今天若有這些裝備保護,就連任何小傷紅腫疼痛都沒有了,可見騎機車與(公路、越野)自行車時,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

   我是快走兼小跑,速度不算快,只是身手不如從前敏捷。

   正面摔倒,「按步就班」依序撞擊,衝擊能量分散,這已是最好的情形。

   安啦!謝謝關心。

同學們愛開玩笑:

Steve Ball  哈哈高爺,摔跤也可以摔的很優雅。

 哈哈哈哈!你上車後那幾個歐巴桑一定說:「這人摔昏了,過來拿根吸管,以為買好飲料了。」

Steve Ball  就是喜歡高爺的po文,連摔個跤都可以寫心得。要是我,TMD今天還真倒霉,這年紀摔不得跤啊!

YH  高爺的摔跤記,真享受,哈!

高爺  甘兄請明說,看我摔跤(記),享受在何處?

Steve Ball  沒關係,就算是摔跤,姿勢也可以很優雅。

高爺  摔跤小事兒,寫一小篇心得就好

   四年多前,我的膝蓋開刀,進去醫院到出來整整48小時,病床上用手寫了一篇日記――一個登山者的膝蓋開刀日記〉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116443995-

臺北校友會的秘書關心:

佳君  年底將至,今年不好的關卡會顯現,您已經躲掉了。您平常熱心助人,時時積德,一定有福報,之後會平安又自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