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大山協簡史(二)

山林在山協就在  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編撰︰高紹陞

校訂︰吳雪舫、蔡宜欣、李華彥

 

  《增廣賢文》:「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臺灣登山史》作者李希聖:「登山是一個奮鬥上進的過程。」「登山不是經國事業,也無關民生禍福;但卻是人與自然相親或相搏的真實活動。所以登山的歷史嚴肅、真切中有無畏的挑戰與成功的歡欣,以至深沉的悲痛和值得傳承的經驗。」

  高紹陞:「為成大山協寫史,為自己的青春歲月作傳。」

 

19551970  篳路藍縷 元亨利貞

  戒嚴時期,管制山區及地圖,交通不便,登山風氣未開,此時期披荊斬棘入山,殊為不易。惟年湮代遠,留下的紀錄極少。

民國44年(1955  11月中國青年登山協會臺灣省立工學院分會成立,由金明等學生參與創辦。

一月浙江一江山島失守,二月大陳島撤退。

民國45年(1956  臺灣省立工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增設文理學院及商學院。中國青年登山協會臺灣省立工學院分會改稱為成大分會。

清華大學在臺復校。中國(共)首支登山隊(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經蘇聯指導,成功攀登華東最高峰——秦嶺主峰太白山(3,767m)。

民國46年(1957  閻振興博士接任成大校長。

中共發動「反右」運動。蘇聯首次發射人造衛星。

民國47年(1958

交通大學在臺復校。金門823砲戰,歷時44日後單打雙停,至67年底停止。官方的中國(共)登山協會成立,是唯一的全國性登山機構,迄今。中共發動「大躍進」與「人民公社」運動。

民國48年(1959

臺大登山會成立。退輔會森林開發處成立,開發中橫公路沿線森林資源。八七水災,中南部嚴重水患。西藏抗暴,達賴喇嘛和八萬藏人流亡印度。

民國49年(1960

中橫公路完工通車。中國(共)首次從北壁攀登珠峰成功。自本年至78年間,共有16名中共空軍飛行員駕駛13架飛機投奔自由。

民國50年(1961

自本年暑假起,救國團青年戰鬥活動改稱青年訓練活動。

民國51年(1962

中央大學在臺復校。中國青年登山協會會刊《山》創刊。首屆金馬獎創立。古巴飛彈危機。

民國52年(1963

中國青年登山協會省立中興大學分會成立。梁祝電影風潮。葛樂禮颱風侵襲,北部嚴重水患。

民國53年(1964

臺大、淡江與逢甲萬里登山社成立。自本年暑假起,救國團青年訓練活動改稱青年育樂活動。石門水庫竣工蓄水。中國(共)首次攀登希夏邦馬峰(8,027m)成功。

民國54年(1965  羅雲平博士接任成大校長。

興大法商、臺北工專登山社成立。警務處發布臺灣省區山地管制辦法。首屆金鐘獎創立。第四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開始,對外貿易長期成長和出超。中共發動「農業學大寨」運動。

民國55年(1966  成大增購光復校區(原為陸軍光復營區)。

五岳俱樂部成立,岳友搶攻,之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山岳委員會中倡議成立百岳俱樂部。北橫公路完工通車。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歷時十年;登山組織被撤銷,優秀登山運動組織者和教練被批鬥下放,登山運動員流散。美國隊伍首登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山(4,892m)。

民國56年(1967  大學登山風氣未盛,山協尚無大山活動,主要為郊遊、小山等,缺少資料。

清大登山社成立。

民國57年(1968  中國青年登山協會成大分會改組為成功大學登山協會,簡稱成大山協,迄今。初時青黃不接,檔案空白。

年底,救國團改組縮編,中國青年登山協會裁撤,中青嚮導委員會幹部分散至各機關、國營事業登山隊與其他登山團體,繼續登山活動。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紅葉少棒擊敗日本關西少棒明星隊,開啟少棒時代。中共發動大規模1,6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歷時十年。布拉格之春。

民國58年(1969  58學年謝嘉彰任社長,山協稍具蓬勃現象。文理學院分為文學院及理學院。

中青嚮導委員會幹部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登山會。中青前任總幹事韓漪創辦《野外》雜誌(76年停刊)。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

民國59年(1970  59學年蔡文彬任社長,活動雖多為小山,但次數漸增。有副社長、海報組、勘查組、聯絡組等,山協已邁開腳步。臺南市西區的小西門遷移至成大校園內東面城垣。

中原登山社成立。警務處發布戒嚴期間臺灣省區山地管制辦法,76年廢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