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尖山週邊 (淡基橫斷、富士、瑞泉) 古道、杏林山、高頂山、荷蘭古道清涼行

日期:2009.08.15 (週六)

行經古道:淡基橫斷古道東段、富士古道、瑞泉古道、荷蘭古道
攀登山岳:1. 杏林山, 又名森林山 ( 790M ), 北市地測精幹點, 208號。

2. 高頂山, 787公尺,台北市都處四等三角點NO.140

領隊:阿K              嚮導:西三阿寶

參加人員: 潘郁仙、鄭義奮、陳麗娟、高紹陞、黃恆盛、王惠珍(夫人)、黃昱銘(二公子)、黃昱凱(三公子)黃翠玉 (姊姊)、郭子齊(外甥)

    颱風過後, 多雲時陰下午雷陣雨, 氣象局如是說, 擔任領隊的阿K再三提醒大家要穿登山鞋或雨鞋。集合時 HS不但一家來六口陣容強, 而且全部穿上一式中筒雨鞋整齊劃一, 加上阿K與阿寶, 今日隊伍中共有八雙雨鞋,煞是壯觀。

    西三阿寶再度助陣, 擔任嚮導, 大尖山地區古道錯綜複雜,有行家帶路會順利許多。郁仙因保育區之故今日未帶阿土同行, 阿娟遠行渡假歸來,神清氣爽重回山林。新出爐不久的96OB鄭義奮如約出現,有如此年輕的生力軍加入,大家都很高興。

    七點鐘捷運劍潭站集合, 乘公車小 15經仰德大道,山仔后及冷水坑往擎天崗, 今天登山人不多, 公車上高爺就把一顆 7.5台斤的小玉西瓜交到義奮手中, 義奮二話不說重新打好背包, 加上胸前的單眼相機包, 與西三阿寶的大背包也差不多了。

    八點一刻, 收拾妥當, K宣布出發,今天一共12,比起四月份磺嘴山活動雖少一些, 行程算是續集。沿石板步道往風櫃嘴走, 經魚路古道城門口,到磺嘴鐵柵門小歇調整,見一老翁施施行來,閒聊之下方知是中華山岳協會野牛隊的前輩, 85歲猶獨自輕裝闖蕩山林,令人敬佩不已。

    磺嘴門上多了一個信箱,上頭留言請登山隊伍將名冊留在信箱內,但信箱無鎖,如此個人資料很容易外流,K立即決定不要放入信箱。這段上坡路清爽乾燥比四月來時泥濘濕滑好走的多,看小徑泥土依然遍佈青苔野蕨,不像是軟泥被颱風大雨沖走,可能是夏季泥土較為乾硬所致。

    很快來到叉路口,上回直行往避難小屋與磺嘴山,這回取右走淡基橫斷古道東段,翻過小稜即來到牛堤草原, 寬稜上喬木不生,看來是拜冬季東北季風之賜。大尖山在前森然矗立,十分威嚴。叉路甚多,左下鹿堀坪與溪谷,右下林市古道。去年11月來此仍有淺淺貼地的類地毯草,如今草長及膝,據說是野水牛數量劇減所致,難怪剛才一路行來新鮮蹄印與排遺都少很多,見證生態失衡與變化。阿K拿出削好的水梨蘋果眾人分享,陽光漸強,阿娟今日未戴帽向阿K借傘,遮陽果然大大好用。

    依計劃未登大尖山,由其東側山腰向南繞過,在樹林間緩緩下坡,一會兒抵富士坪,這裡寬闊翠綠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美麗的富士坪,青草萋萋,四周森林鬱鬱,不遠處溪谷小溪潺潺,牛背山在東方清秀俏麗,磺嘴山在北方端坐巍峨,稀疏幾棵大樹低枝上掛了許多路標。好像走馬博橫斷,歷經高山、稜線、斷崖、森林之後來到馬布谷,那流著蜜與奶的應許之地。呀!真想高歌吟唱,流連忘返,阿土啊!一起來奔跑吧!若能在此紮營數日,吹風看山讀書冥想,就真如神仙一般逍遙了。

    樹下閒坐休息,高爺取出無線電測試, HS掛上肩用麥克風,調整頻道與成大山協一樣(VHF 14X.X80),這個頻道不但在高山,也在南北的郊山上一同有了成大山胞的呼喚了。子齊活潑,逮著附近草叢一隻蟲,原來是彩虹()吉丁蟲,通體翠綠,翅鞘有彩色條紋,充滿艷麗的金屬光澤,善飛不耐走,是台灣數十種吉丁蟲之中體型最大的。

    續行,此處叉路多,阿寶左顧右盼,看山辨位,直指森林邊緣富士古道入口,高爺則提醒大家在地形或植被變化之處要多回頭觀察,方能辨認來時路。鑽進大尖山東側森林,緩下坡,落枝倒木極少,顯見颱風對此區沒啥破壞,古道兩側枝枒茂密荊蕀不少,阿寶在前頭祭出法寶-花剪(前面彎彎厚厚如鳥喙的那一種),障礙一一 剪除。沿大尖山南稜而下,來到叉路口,左往富士古道,取右走瑞泉古道,經一大石棚、果園、養蜂處, 水流聲愈見清淅,下至菜園, 抵達瑞泉溪(大湖坑溪,瑪鋉溪上游)

    兩溪交匯成Y,中間有一處平地,遮蔭良好現成石桌,K早已招呼大家取出午餐,真是豐盛啊!有海苔生菜包鰻魚(HS姊準備的高檔貨)、披薩、炒米粉、油飯、滷味、豬血糕、蛋糕、豆沙麵包、水梨等,義奮取出小玉西瓜,在石桌上威風澟澟不輸一顆一等三角點,好義奮!頭一回和OB爬山就立下汗馬功勞。一會兒功夫,三個爐子已經呼呼作響了,HS沖咖啡,阿寶煮泡麵,義奮沖了一鍋泡泡水,大家雖然搞不清楚那是啥靈符仙水,但信任他唸了三個醫學院,轉眼要成為博士候選人的招牌,毫不猶豫一人一大杯,果然生津止渴健胃整腸。阿娟取刀,郁仙切瓜,12份一樣大小,高爺又說起從前爬山分食物者最後拿以力求公平的往年趣事。再看年輕人都會主動做事,足證 HS家教有方。從前在校見HS又黑,心想Handsome 不過是音近罷了(可能有電到惠珍啦!),今見三位公子個個濃眉大眼俊秀挺拔帥到不行,方知 Handsome確有其事並非浪得虛名。

    收拾妥當,跨過Y字形的左股溪流,自產道路往外(西),在鐵柵門前約50M處右轉進入小徑,一路上坡,視線漸寬闊,一小時後上到寬稜,見杏林山在西北,大尖山在東北對峙,在左側樹下小坐休息,清風徐來通體順暢,K告訴大家天晴時此處可以眺望龜山島。起身時草地上出現一個個壓扁凹陷的楕圓窟窿,有人指出這就是閣下卡撐的形狀與尺寸,要比大小此時矣,忽聞某女生不甘示弱: 好呀!拿尺來量啊!.........

    走上寬稜,登頂杏林山,四周遍植柳杉林,是日據時代人造林,唯三角點四周方圓40公尺內是草地,大夥合照後穿越空地,往南西下稜線,回到擎天崗-風櫃嘴石板步道(3.4K左右),隨即右(西)轉離開步道,取小徑走寬稜草地,草長亦及膝,出現數個水坑,這是野生動物飲水維生用的,附近啼印爪印清晰密佈。無線電傳來信息, 阿寶和HS、阿娟、郁仙等人已抵高頂山了,今日高爺上坡慢,K和義奮情義相陪。三角點就在右方 5公尺處,大夥合照完畢高爺又拉著義奮在三角點旁合照一張, 69級與96級温馨相逢。

        這裡已是七星火山擎天崗熔岩台地的西側邊緣,小徑往南方下坡進入樹林,此即荷蘭古道。來到林中一寬敞處休息,老遠就看見樹幹高枝人影晃動,原來是子齊覺得爬山不太過癮,精力尚不足發洩,於是上樹對抗地心引力一番,但近地面亦無啥分枝,如何上樹頗費思量,HS解釋他是爬到一半再後空翻上,方知小子功夫了得,看他憑枝御空,談笑從容,比那周潤發在「臥虎藏龍」的竹林上輕功飛躍不遑多讓。再看他翻身下樹,微微擺蕩輕輕飄落,暗佩英雄出少年,若出現在岩場或溯溪場合,必定身手不凡。

    來到一處小溪,K取出瓦斯爐預備烹茶,遠方傳來悶雷聲,看天空雲層有轉暗之勢,遂作罷,繼續下行小徑漸寬,開墾痕跡愈見明顯,右側出現菜園和刺絲網,一會兒來到產業道路,就是風行咖啡,再下一小段來到萬溪產業道路左側支線路底,地名頂山部落,有一小店賣菜與飲料,黃教授大手筆買了一打舒跑,一人一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灌得痛快!

    在石庴旁的空地閒坐休息,不知誰身上掉下一隻螞蝗,大大顯已喝飽.,眾人討論起制裁方法,滲透壓爆破法最為恐怖,口中說:還是放生吧!一旁就是坪頂古圳,最下面這一條為名為登峰圳,石板築成,清澈見底,觀察流速約 0.6 m /sec, 有效水深 85%,不會積砂,設計恰當。沿小徑下行, 大多己開墾,經過田尾仔橋,看到旁邊另一座車登腳橋,回到柏油路,左側即是內雙溪,沿路而下就是聖人橋,在小 18底站等公車經故宮回捷運劍潭站解散。

    今日阿K領隊,西三阿寶嚮導,活動圓滿一切順利,不但闖蕩大尖山周邊古道,還加兩座山頭附帶三角點, OB上前向阿寶道謝,OB活動再創新記錄,最新的96級也來了,稍微資深與更資深的OB,假日別在家睡覺吃飯上網看電視了,出來爬山吧!重拾往日野趣,此其時矣!

高爺 98.08.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