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爺 100,09,08

 

活動日期:100820日(週

領隊:潘郁仙

參加人員:潘媽媽、張尚志、林振堂、林麗雲、翁正修、HS/王惠珍.昱庭.真瑜.昱銘、沈智慧/思俞.冠蓁、姚信字.賴真真/子晴.承佑.賴爸爸.賴媽媽、鄭義奮/戴慈文、林正昌/林夫人、高爺。共25人。

  久聞北海岸石門老梅的青山瀑布一帶景色優美,溪水清涼,建議郁仙盛夏帶隊郁仙一口答應,計畫迅速提出,並找時間去探過路,確認青山瀑布步道往三芝冷泉的叉路口。出發前三天,確認報名人數,發現車輛稍多,乃協調兩位車主改乘捷運來,共乘好聊天,節能又減碳。

  研究等高線圖,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大屯山、小觀音山、竹子山這條最西的火山山列(註一),向西北東幅射狀擴展支稜,因此各溪流亦成放射狀排列,海拔高流路短水量少。台二線橋樑多以編號命名,西段自聖約翰科技大學一帶至金山約三十公里道路竟有超過四十座橋。竹子山北側山稜如爪箕張,俱為火山熔岩流,直達海邊,地質皆屬安山岩。正北方三條溪匯成老梅溪,尖山湖在東,青山瀑布在中,三芝冷泉與老梅瀑布在西,後二者中間的支稜便是石門與三芝的行政區界。至於上游集水區面積,青山瀑布有2Km²,三芝冷泉則有3.5Km²,均比鹿角坑瀑布0.5Km²大很多,水量應有近似的比例。

  早上在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集合,翁正修畢業之後就沒見到了,電話聯絡多次,終於現身,身手靈活還能打棒球,重回山林生龍活虎。林振堂一早自新竹出發,研究地圖精算時間抵達。張尚志難得落單,HS照例一大車出動。智慧寬鬆衣服渡假模樣,牽兩個小小朋友來,思俞斜背包包,冠蓁背了香瓜大小的背包,兩個小姑娘都不怕生,對答如流,可愛極了。信字、真真全家出動子晴、承佑比前年去日月潭時又大了一些,也更活潑,正是愛玩年紀,真真爸媽常接近山野,身體硬朗。義奮依然是決心凜然的髮型,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地和慈文準時出現。山友林正昌上回鹿角坑開心,這次邀請夫人一道來。領隊分發通訊錄,高爺分發地圖。

  依計畫分頭上了車,因為駕駛們路熟,約好各自到青山瀑布步道入口會合,經過三芝、白砂灣到老梅,右轉174縣道,一路上往青山瀑布指標清楚,過了豬槽潭與青山橋,步道入口有石碑,往前一百公尺是停車場。入口小廣場已搭起棚架,攤商擺上桌椅,販售自種青菜、瓜類和飲料小吃。林麗雲由老公專程送到登山口,幸福滋味洋溢臉上。整理好裝備,在青山瀑布步道石碑旁展旗合照後,0915領隊宣布出發,一開始便是120級台階,牛刀小試。青山瀑布步道長約1.4公里,路程約3050分鐘。步道一開始右側有些菜園,還有幾攤菜販。石板步道寬敞平緩,難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上說「從4歲到80歲」都能走,咱們今天最小才3歲呢。

  左山右谷,往西南方沿老梅溪行進,林蔭下涼爽舒適,但此山區蟬鳴稀疏,有些不解。步道左側有類似水溝的構造物,水有三分之一深,矩形斷面,清澈見底,淤積甚少,沒有雜草,坡度適當,流速每秒有12m,怎麼看都不像排水溝,一段距離後看到溝壁有不銹鋼銘牌「北基水利會」(註二),確認這是灌溉用水圳。回程查資料方知這是崁底寮圳,自老梅溪中游取水,灌溉豬槽潭一帶的農田。

  潘媽媽單杖輕點健步如飛,智慧牽著冠蓁昱庭牽著思俞真真牽著承佑子晴隨興趴趴走,隊形密集邊走邊聊。領隊帶了兩件救生衣,自己掛一件,另一件掛在義奮背包上,大媽背著救生圈,看來就是很會玩水的樣子。溪流升高越來越近,看到水圳的源頭――取水口。路轉向左邊上坡,成為山徑型態。中間休息一次,一會兒抵第一座鐵橋,一路上有好幾批同行者,衣鞋裝備都輕便簡單,看似遊客。過橋後便看到有些人在玩水,第二座鐵橋附近,溪谷較寬,玩水者眾,高義翔和黃漪茹帶著安安、宸宸與家族共14人,全泡在水裏,陣容浩大,打過招呼續行。過第三座鐵橋便看到青山瀑布了,高約15m,比上個月鹿角坑瀑布規模大一些,空間也寬闊些,有點宏大氣象。水流直沖瀑下深潭(註三),發出隆隆聲音,0955抵小徑末端觀景台,大家拍照,HS、惠珍掏出水果盒,切片紅西瓜分享,思俞、冠蓁迫不急待換上泳衣準備下水

  考量此區人多擁擠,且時間尚早,領隊決定還是到三芝冷泉玩水,背包上肩回走,下到第一座鐵橋前,叉路在左,有一枚路標,山徑較窄,草木茂密,遊客不至,小朋友奮勇向前,真真爸媽身手靈活潘媽媽興致昂然,和隊伍一同行進。越過支稜到西側小溪,不到半公里便見到三芝冷泉,冷泉淺平,冒著氣泡,約兩公尺見方(註四),一旁有小瀑布,高度僅約兩公尺,溫潤可愛,水流平緩,也安全許多。老梅瀑布在下游,路況較差這回就免去了。

  1045領隊宣布午餐,時間真早!一旁有塊類似睡墊的泡綿,林麗雲提供斗篷雨衣當桌布林正昌建議向內反摺,優雅有情調,眾人稱善。大家紛紛取出午餐盒,有沙拉涼拌筍、洋芋沙拉、干絲涼拌小黃瓜、滷黑木耳、石蓮、甜椒、豆干豆皮、豬肉乾、麵包等,水果有火龍果、蘋果、香瓜、西瓜等,均已切片裝盒,精緻好看,另有一顆紅玉西瓜泡在溪水裏。HS和惠珍蹲在一旁認真升火煮新竹石家魚丸湯,雞蛋大的魚丸搭配翠綠蔬菜,吸睛又吸碗。高爺效法阿寶,煮了紅豆薏仁湯,兩鍋凍成冰,張尚志取叉戳成剉冰,另一鍋裝在桶裏,義奮揹上來,消暑解渴,大家吃流水席一般游走四方,昱銘橫掃千軍好胃口。義翔和漪茹趕來探視交流,順便檢查午餐衛生,滿意離去。

  湯足飯飽,翁正修和高爺撐開更衣帳,方底立式高有兩米,四面有窗,窗外有黑紗網,尼龍迷彩,這原是野外藏身帳,供生態觀察攝影之用,當衛浴帳亦可。有了更衣帳,換衣服方便,肯下水玩的人就多了。陸續換裝下水,溪水超級冰涼,起先畏畏縮縮,漸漸互潑,起身報復,尖聲慘叫不絕於耳,全身濕透之後就沒人想潑你了,剛才用的鍋碗桶盆全成了潑水工具,領隊和林麗雲火力最旺,現成的老梅潑水節,義奮和慈文見苗頭不對迅速脫離戰場。智慧帶了充氣式救生圈,思俞、冠蓁玩的樂不可支,不怕冰冷,爭先泡水,但泡一陣子就會體溫降低,嘴唇發紫,典型初步失溫,得上岸毛巾包著休息一會兒。

  瀑下深潭相對較大,中有一台階狀地形,走到邊緣須小心踏空嗆水,高爺站在邊緣警戒。昱庭真瑜穿上救生衣,試過水溫,朝小瀑游去,逆流而上,橫渡主流後昱庭率先攀上對岸溪石,小倆口比肩而坐,儷影成雙,羨煞不少人。信字、真真接下救生衣,潭中仰漂慢泳,年輕OB溯溪經驗豐富,溪中徜徉很自在。

有詩為證:

青山閒雲瀑布長  老梅潭影透心涼

冷冽同泳雙人舞  盛夏儷影好時光

  潘媽媽一來就有人侍候,大石上鋪了花布,權充大位,笑瞇瞇看著眾人玩耍。其餘未下水的人岸上閒坐聊天,林麗雲借來塑膠針筒,不時在溪中射出冰冷水箭偷襲,又遭保特瓶還擊,上下打成一片。泡在溪水裏紅玉西瓜早已冰涼,時機到了,切瓜分享,玩水的一個個上岸,更衣帳前門庭若市,生意超好。大家換好衣服就要撤收更衣帳,此帳為彈簧骨架,一彈就開,易放難收,要捲三圈平收進披薩形狀的袋中並不容易,五六人七手八腳,試誤多次終於搞定。林振堂與翁正修一路幫忙拿更衣帳,大媽把一大包西瓜皮和垃圾綁在背包上帶出,熱心服務。

  1300原路回程,見下方溪谷中有隊伍服裝一致,裝備完整,應是戶外活動公司帶的溯溪隊伍。義奮一路心情愉快,詢問之下,終於透露暑假中資格考試通過,只剩論文,攀上高峰指日可待。再下120階,1340回到步道入口,大家道別。三點前原車回到紅樹林站,如此之早,好像破了記錄。星期一上班,外頭一樣艷陽高照,暑氣蒸騰,心中記著老梅溪與三芝冷泉的清涼,我還有那份愉悅的自得,山高所以水冷,這份痛快的涼快永遠難忘看來往後每年夏天都得到老梅回味一下吧!

 

 

註一: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主要火山山稜大致成東北-西南走向,共有三列,大屯山、小觀音山、竹子山這條山列在西,七星山在中,大尖後山、內寮山、大尖山、磺嘴山在東。馬鋉溪、外雙溪連線及金山斷層,均為相同走向。

 

註二:

  回家查資料才知,北基農田水利會由原淡水水利會與基隆水利會合倂。北基水利會埤圳創始於二百多年前,清乾隆嘉慶年間,由地方農民共同出資或個人投資而設,當時稱墾戶或墾首。因不斷開發農田,灌溉需求增加而漸漸擴充。清朝官府對台灣社會的控制並不強,水利大多民辦民用(少數為官辦如鳳山曹公圳),投資掌控灌溉水源可帶來巨大利益,地方士紳豪強爭奪,曾引發許多事端。

  日據時代將原來私人經營之農田水利事業賦予公共的性格,規定凡為公眾使用之埤圳皆納入「公共埤圳」,受行政官吏的指導和監督。1923年政策轉變,再由強制性的公共埤圳改為較具自治型態的「水利組合」組識。民國34年日本戰敗撤離,農田水利百廢待舉,設施全面修復後,政府將水利組合改組為「農田水利協會」,是具有合作性質的農民團體。

  台灣現有17個農田水利會(北基、七星、瑠公、桃園、石門、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台東),有著大致相似的發展過程,都經歷了歷史演進、政策變化與多次分合。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興修水利是重要經濟建設。現在看來規模、水量、技術都不顯著的農田水利設施,多數人甚至不知其存在,在兩三百年前,這是台灣最大的產業――農業最重要的設施。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若沒有農業,當時閩粵移民也不會來台灣了。

 

註三:

  瀑下大多有深潭,水流日夜沖擊溪床,下方通常侵蝕成潭。除非上游侵蝕量大,在瀑下形成堆積,或瀑下亦是硬岩山坡,或主流溪谷,才沒有深潭,如烏來瀑布與(世界最高)天使瀑布。水庫洩洪道下方也會設計人工水池,目的在消能,減緩下沖水流流速,減少壩基沖刷,以保護水壩與護岸設施。

  民國93年六月底敏督利颱風襲台,中部災情嚴重,谷關地區尤烈,發電廠重創。當時我連續三日在武陵農場渡假,山谷中風雨相對較小,我仍去了桃山(煙聲)瀑布,水柱直徑大如房屋,聲如巨雷,大地遠遠震動,瀑布掃來狂風,水珠似驟雨飛擊,距50m即受壓迫無法再靠近,可知颱風豪雨時瀑布與河川侵蝕(及堆積)較諸平時強烈千萬倍,瀑下深潭此時承受侵蝕亦較平時強烈千萬倍。平日造訪時所見秀麗清潤,與颱風豪雨時狂暴凶惡,實在難以想像是同一地點同一瀑布。

 

註四:

  好幾份網路資料記載三芝冷泉已於數年前被土石流掩埋,因此有人建議不必去了。此區火山形成自二百多萬年前開始,最晚的火山活動在廿萬年前停止,溪流也有長時間的發育,颱風洪水等對人類而言是天災,對自然而言則為形塑大地之要件。大自然循環演替,堆積侵蝕交替來過,冷泉被土石掩埋了,覆蓋的土石會再度受侵蝕剝除,泉水會再冒出來,這樣的事件在大地上已重覆許多次,若泉水總是一去不返,我們就沒有機會遇到了。宜蘭有一窟著名的野溪溫泉――芃芃溫泉在芃芃溪谷中,我曾多次造訪,廿餘年來,此溫泉被掩埋多次,每回也都會再度冒出。畢竟地質史以十萬年為單位,我們所見所聞所記載,對大地而言,不過是一瞬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