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秋談烤肉

高爺 100,09,10


從前中秋節與烤肉是兩碼子事兒,從有中秋節開始就與烤肉無關。在台灣,烤肉也是近四十年才有的事,從前經濟拮据,吃肉偶一為之,就算有也是切丁切絲剁成末。兩件毫不相干的事如何湊在一起?大約2324年前,中秋烤肉忽然就成了全民運動,考據與金蘭烤肉醬密集廣告有關,我還記得在草原上的長桌,人群圍攏,一整排的烤肉醬瓶子刷來刷去的畫面,再加上老牌子萬家香車拼,大賣場集中擺放全力促銷,一下子大家都在做這件事了。

畢業有幾年的OB必定經歷了這個變化,有印象的不妨上板談談。確定這不是民間習俗,也沒有啥特別意義或典故。有人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柳成蔭應指對社會有正面意義之事,此事只能算台灣社會一窩蜂現象的較長版本罷了。

烤肉仍是生活樂趣之一,肉品如何選如何醃,配菜如何切如何串,美食版面或雜誌已有許多報導,不再贅述,這裏談談如何烤。器材不外乎烤爐、托架、鐵網、長夾、長筷、木炭等等,高檔品材質佳可重複使用,低檔次的用過易銹,通常就資源回收了。起火是門技術,熟練就快生手則慢(),燒紅木炭並不難,最後總能成功。以下有幾個要領:

.搧風,搧風的目的在提供燃燒所需空()氣,夠用即可,風不必過大,以免降低炭火溫度,減緩延燒速度。搧風之前勿放食材,食材擺好後,如須搧風,鐵網應先拿開,以免炭灰沾黏食材。

.火炭,烤爐應均勻鋪滿火炭,將燒紅的炭放在下層,冷黑的炭在上層,一會兒就整個烤爐都有熱度了,也達到最大產能。有些人只在烤爐中央放置火炭,加熱面積小,產能也小。

.溫度,通常不會用器材偵測溫度,而以觀察及經驗代替。溫度太高肉易燒焦,溫度太低肉會烤乾,都不理想。上層炭也燒紅了之後,會越燒越旺,溫度持續增加,冒出火焰,這樣溫度就太高了。應在烤爐旁放一瓶()水,用噴霧器(水珠大一點) 噴灑降溫,若沒有噴霧器,用手均勻潑灑也行,灑水後炭火仍會慢慢旺起來,所以每隔幾分鐘就要灑水降溫一次,當然每次灑水都要先將鐵網拿開。可以用手放在鐵網的高度,默數三秒,手掌不能忍受,則為適當溫度。

.排列,同一批次最好放置相同食材,依序整齊鋪排,第一塊熟度適當翻面之後,依原來次序繼續翻面,如此每塊肉片加熱時間相同,炭火溫度相同,夾到盤子裏的每塊產品就有相同品質。

.翻面,時機重要,待下面七分熟時才翻面,此時上面已有三分熟,翻面後肉片上會出現鐵網烙痕,像龐德羅莎餐廳廣告的牛排照片那樣漂亮,只翻面一次才有這般效果。經常翻面不會有烙痕,肉的水份也會滴落,肉質變乾,品質差一些。

.次序,大家圍攏來烤肉,準備時早已飢腸轆轆,聞到肉香更是迫不急待,所以初期應先烤較快熟的薄食材,較慢熟的厚食材如雞翅、小腿等應擺在後面。

.作客,第一批烤出的產品大多火候掌握不佳,內行人不急著搶,遠遠觀望表現風度。待多數人吃了幾輪開始趴趴走,而爐主已十分熟練,食材仍多,內行人悠然上座,手拿啤酒,欣賞爐主功夫,邊吃邊讚,賓主盡歡。

從前大小霸小的時候,我常帶著到野外踏青,遇到旁人烤肉,聞香難耐,見人烤焦更是憤慨惋惜,起身指導,立獲改善,束脩回報,皆大歡喜。於今心得分享眾OB,敬祝烤肉順利,吃肉愉快。


註:起火時挑手指粗的條形炭,大塊難點著,小塊易掉落。下面放報紙火種等,火焰向上燒,條炭即可燒紅。從前爬山都用瑞典OPTIMUS 00煤油爐,以藥用酒精預熱,裝在洗髮精塑膠瓶內,簡單好用,因此背包中常備一瓶。遇到烤肉場合,隨手一擠再點火,炭火立旺,旁人不解,咋咋稱奇。近來有人用瓦斯噴燈點燃木炭,有點像打架帶武士刀,勝之不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ku_ob_blog 的頭像
    ncku_ob_blog

    成大山協OB&成大登山薪傳協會

    ncku_ob_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