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拉斯山山難搜救的故事
高爺 103,07,17
去年10月,俊昇在Fb上貼了這篇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官網上的文章,我讀了感觸良多,當時就整理好準備轉載,並寫了一篇說明短文,後來又有些顧慮,一擱就是大半年,至今仍不知作者姓名。
半個多月前,
http://blog.xuite.net/ncku_ob_blog/twblog/226649934
於是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就請版主幫忙貼文吧!
年輕人衝勁大,喜歡挑戰難度與危險性都高的路線,在開創風華之時,有時也許思慮不夠慎密,向來是高危險群。
不管人們用什麼角度看這些事情,每個過往都是我們社團的一部份,記取教訓並改進是必要的,事情的緣由與經過尤不可忘。
我要再次讚揚作者的詳實記載,文字才能清楚敘述過程與感受,而且能長久保存,今天的記錄就是未來的歷史。現代人重影像而輕文字,許多事情欠缺文字記錄,很快就成了過眼雲煙,消失無蹤,實在可惜!成大山協過去廿、卅年的活動記錄完整保存在山協通訊裏,但十年前山協通訊停刊,至今許多資料難以尋覓,真是非常可惜!
在此鼓勵與提醒,我們常常提筆寫文章吧!
高爺 102,10,26
去年農曆新年剛過,馬博拉斯山東側的烏拉孟斷崖上,我們的學弟苦瓜竟往北方飛走,山難事件讓我們椎心刺痛。我去學甲祭拜,與許多OB、在校生、李老師在一起,山哭海泣,記憶猶新,手機裏有事發時收到的幾則OB簡訊,一直保留到現在,這是我僅有的一點連結。
苦瓜敦厚真誠的笑容是我永遠難忘的,在東興公園為99級送舊時,他才大二,主辦那次活動,也是他打電話邀我去的,他在場地中央大口灌啤酒――仰頭一口乾的樣子,我也清楚記得。讀這文章不禁又老淚縱橫,唉!這孩子怎麼就走了呢!
OB+3(工管90級山羊隊)、植凱(都計95級山鷹隊)和山友秋良令人敬佩,功夫好又熱心,第一時間就放下一切,當天帶齊裝備趕到集結地點――南投同富國中。土匪(劉俊昇/生物79級小熊隊)、撒旦(張勵仁/醫技84級山鷹隊)、軍訓室主任(從前稱總教官)和主管安全的刑先生都趕到,當晚與各單位幹部開協調會,由消防局分隊長主持,直到十一點會議才結束,確認+3、植凱和秋良上山,涉外事務還是要有大人出面才妥當。
整理裝備到半夜兩點,稍躺一下,清晨五點起床做勤前教育,七點登機,+3和植凱不但到了墜崖現場,更在積雪結冰的斷崖北壁垂降五百二十公尺(繩索長度加總,+3下山後告訴我的),來到苦瓜身邊,陪伴一晚,翌日一路抬到吊掛點,護送他上了直升機,這是何等的情義!
那晚北壁雪溝中僅有一頂帳篷,是植凱垂降送下來過夜裝備,十人擁擠熬了一夜苦寒,苦瓜上機回程後,搜救隊伍才開始思考自己的撤離方式。若傍晚直升機未來,這山中第二晚更難撐的。依作者觀察,兩位OB非常專業,貢獻很大,至為推崇。誠如作者所言,OB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參與此次搜救。
資深OB土匪、撒旦在集結地點協調,還有年輕OB俊嘉、Gigi與在校的雨靜、家荷、大管、陳筠、李御齊、張其堯等人駐守聯絡,並陪伴苦瓜家人,大家都盡心盡力了。
消防局是專責救難單位,涵蓋到登山領域,現在比從前進步很多,刮目相看;國軍駐紮谷關麗陽的特種作戰部隊,久負盛名,如今方見真本領;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警察隊提供足夠的的裝備、器材與後援,合作無間;中搜也到場義助,隆情盛意,十分感謝。冬季嚴寒冰封,現場地形險峻,冰壁深谷垂降,狹窄空間作業,最頂尖的好手才能出此任務。整體而言,指揮、協調、通信、後勤都很好,一件事情辦成需要許多單位與人員的通力合作,否則苦瓜絕對無法在事發第三天就回到家。
空軍救護隊(海鷗部隊)聞名已久,高山海洋哪兒都去,救苦救難,活人無數,功績彪炳,做的是最困難最危險的工作。高山深谷附近風向風速變化很大,直升機盤旋最不容易,他們還是冒險辦到了。
以上這麼多救難單位在極短時間內集合行動,目標一致,協調良好,發揮專長,做最艱難之事,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任務,實在令人尊敬,他們都是登山者的守護神。
作者文筆很好,敘事抒情論述具皆完整,搜救過程鉅細靡遺,讀者彷彿身歷其境。不批評不抱怨,語氣平和,一口氣寫六千六百字好文章,又是南投消防局頂尖高手,堪稱允文允武,能做到的人不多。這篇文章刊登在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網站上,從上面可看出消防隊的救難工作包羅萬象,很不簡單。
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網站首頁>災難搶救紀錄>馬博拉斯山山難搜救紀實
http://www.ntfd.gov.tw/calamityshow.asp?pid=164&RedirURL1=%2Fcalamity.asp%3Fpage%3D2
原文刊於 2012九月號消防月刊電子書
另存於山協數位典藏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C9kNVKo-7BSUZMVENzaHZ3RTQ/edit?usp=sharing
由於原文段落稍長,閱讀不易,我代為多分幾段,並加上小標題,凸顯段落主題,小小潤飾,讀來更加順暢。
文中有提到SKED,SKED是捲筒式擔架,PE(聚乙烯)材質,輕薄柔軟可捲收,體積小重量輕,適合在困難狹窄地形使用的救助器材。
我一向尊敬這些在第一線行動的救難隊伍,訓練精實裝備齊全,有能力與熱忱救人於危難之中,在狂暴自然中拯救生命。讀過此文,對他們經常冒險、出生入死的精神,更加敬佩。
馬博拉斯山山難搜救紀實
作者: (尚不知)
撰文日期:101年8月28日
我只微微的聽見佳珊說道「學弟,學姊來看你了,學姊找到你了。……我們要帶你回家,回家就不冷冷了。」
1.仍未發現蹤影
馬博拉斯山標高三千七百多公尺,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此次山難是一位成大登山社的許姓同學,與同行的學長姐自
不料許姓同學於1月31號在通過烏拉孟斷崖時不慎跌落山谷。其夥伴申請救援,當下南投縣消防局及玉管處隨即向國搜中心申請直升機支援,於當日上午11時35分至下午4時30分共計三架次,並於第二架次將許姓同學的三位夥伴載送下山,留下一位夥伴在馬博拉斯山屋協助後續到達之救援人員,此時三架次之直升機仍未發現許姓同學之蹤影。
在出發前,筆者以攜帶式的血氧機為乘坐直升機上山的搜救人員測量血氧濃度,並與消防局同仁們解釋高山症的機轉,若是由低海拔乘坐直升機直接登上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發生高山症的機率會大大提升。高山症跟體力並沒有關係,而是跟每個人的體質有關,重要的是,此次攀登該高度沒有發生高山症,並不代表下次攀登就不會有高山症。因此,此次搭乘直升機前往馬博拉斯執行救援行動可預測到,若沒有事先服用相關用藥,搜救人員會產生高山症的比例應該不低。
筆者花了一些時間與同行的成大登山社、國軍弟兄做簡單討論及溝通協調,並再次確定裝備、藥物攜帶完整後,一切準備就緒。
2.海鷗直升機
約莫早晨七時許,突然間,蔚藍的天空傳來小小聲的低沉引擎聲,此時天邊出現了一個細微的黑點,隨著它不斷接近,引擎的低鳴聲也越發巨大。是藍白相間的空軍海鷗直升機,自遠方雲幕中緩緩出現。細瘦精實的機身上,印著深藍的十字救護徽章,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不斷接近的海鷗直升機,挾帶著猛烈的風勢,揚起操場上的陣陣塵土,在颳捲而起的漩流中緩緩地降落在操場上。
筆者回頭,再次確認第一批要登上直升機的人員後,便背起背包,與同仁們小跑步前往登機。與B-234不同,機上的成員是由空軍救護隊所組成。墨綠色的軍裝,漆黑的墨鏡是機上同仁們給我的第一印象。更特別的是,其中有一位女性機組員。他們精湛且熟練的引導我們上機,並迅速的分配裝備與人員的位置。後來筆者方知那是為了平衡機身所必須的動作。
確認我方第一梯人員裝備全部上機後,直升機即刻迅速升空,瞬間,學校的操場已然化為十元硬幣般大小。一個轉彎,我們便繞入了山區之中。約莫十數分鐘過後,我們已經接近馬博拉斯山附近,眼前一片壯麗雪白的景色出現,還有些路段依稀可見昨日先行上山搜救人員的腳印,只是就是沒看見許姓同學滑落的痕跡。
到達馬博拉斯山屋附近上空,我們將些許裝備以丟包的方式先行下機,其餘較重要裝備與人員皆利用吊籃下放。就在筆者與同事在吊籃裡準備下放時,突然一陣側風襲來,筆者與另一位同仁只覺像坐雲霄飛車一般驚險刺激,只是缺少了雲霄飛車上座椅的安全桿。幸好駕駛與機工長技術了得,依舊是將我們平安的下放至山屋。就我所知,直升機最困難也最危險的便是滯空停留,再一次佩服海鷗直升機機上人員的精湛技術。
3.烏拉孟斷崖
待第二梯人員也到達山屋後,我們開始整裝。乘坐直升機到達馬博拉斯山屋的單位合計有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成大登山社、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警察隊、國軍精銳麗陽特戰部隊等,合計三十七人。筆者確認本局同仁皆平安到達且裝備皆統一放置後,便將冰爪穿上,並戴上墨鏡以避免雪盲。實際走過發現積雪約十公分厚,最深處甚至達到三十公分左右。面對如此的雪地環境,我們消防同仁並不熟悉,還好有支援單位(成大登山社植凱與佳珊)的幫忙與建議,才讓我們能迅速地進入狀況。
因為乘坐直升機直接由海拔七百多公尺到達三千七百多公尺的馬博拉斯山屋,為了避免同仁因產生高山反應而有危險,因此在原地適應高度並量測血氧濃度,有發現同仁上山後血氧濃度都下降至80%左右,待十五分鐘適應高度,血氧濃度皆達到82%以上,且沒有高山反應後,才集體前行至烏拉孟斷崖。
曾經聽聞馬博拉斯橫斷一路中,烏拉孟斷崖的難度極高,不只立足點小,最小處只有三十公分,其中有更一段像煙囪一般的路徑,需要拉著繩索方能通行。因此更告誡同仁要更加小心。
在玉管處支援同仁的帶領下,我們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到達烏拉孟斷崖。當時的震撼依舊歷歷在目,自高處向下望,狹小的路徑兩旁往下就是深不見底的雪溝與峭壁。好不容易到達許姓同學可能摔落的地點,由國軍麗陽特戰隊配合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同仁架設繩索,並召集各單位討論如何進行救援。
4.超過500公尺的雪地下降
當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決定由兩名國軍麗陽特戰隊的弟兄攜帶約兩百米之繩索先行下切尋找,後來因為繩索不足,再由成大登山社的佳珊攜帶繩索下降補給。總計使用了約
揹著SKED,超過
這靜寂的世界中,我只能與自己對話。加油、快到了、再加把勁。右手努力的將後方的繩子拉起,經過我的自動制停下降器,我費力但緩緩的下降。經過第一段繩子結束的繩尾,我下降了約二百米。此時筆者一時之間找不到下一個固定點,經過判斷雪地痕跡及前進部隊的提示後,經過一個小斷崖後找到第二個固定點。我心想,在此冰溝中沒有岩釘與繩隊究竟要如何上升啊。時間緊迫,我來不及多想,便將主繩經過我的自動制停下降器,在第二個固定點開始下降。
不斷的峭壁與冰溝迅速的消耗我的體力,一不注意之下,我走下了一段山壁,因為我沒有將後方的繩子理好,使後方的繩子卡在另外一端。當我發現時,已經在山壁下方約
我的雙手都因使用過度開始僵硬,休息了一下後,我開始用兩條腿卡著岩壁,一步一步的向上走,每一步都很小心,每一步也都很費力。交叉使用自動制停下降器與上登器終於使我順利地回到了小山壁頂端。也許雪地經驗不是很豐富,但是平時的自我要求與救助隊所學真的都應用上了。
5.學弟 學姊來看你了
經過一番波折,好不容易終於看到許姓同學。麗陽特戰隊的弟兄們與佳珊已經在那邊等著筆者與筆者的同伴啟明。過去評估一下許姓同學的狀況,已經冰冷,沒有生命跡象。許姓同學隨身的物品散落在冰溝附近,背包也因為撞擊已經變形,鐵條也都刺穿了出來。我看著一位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少年,為了追求自己的目標與夢想勇往直前,我心中有無限的感佩。
此時筆者看著佳珊,說「等等吧,待會等同仁下來,我們再幫忙把許姓同學放進捲式擔架裡。」佳珊答道「那我可以先單獨跟我學弟說說話嗎?」我聽聞後答道「當然。」而後我與麗陽特戰隊的弟兄先暫時離遠。
遠遠的,我只微微的聽見佳珊說道「學弟,學姊來看你了,學姊找到你了。會不會很冷啊?乖喔,很快就不冷了。我們要帶你回家,回家就不冷冷了。」邊說邊掉著眼淚,輕拍許姓同學肩膀的手不曾停過。
不知道是不是淚與言語融化了冰雪的寒冷,筆者與成大佳珊、國軍麗陽弟兄們合力將許姓同學移至捲式擔架中,過程順利了許多,我想許姓同學一定也感受到了。
6.直升機無法接近吊掛
當初12時許第一時間發現許姓同學時,我們就連絡消防局第三大隊丁大隊長,並著手申請直升機吊掛,因為陡峭的冰溝,固定點相當少。再者當初並沒有預料到許姓同學會墜落的這麼深。於下午15時許,我們看見了前來支援的海鷗直升機,但是沒有料到因為我們位於冰溝中下段,山勢陡峭,直升機根本無法接近吊掛。我們看著直升機駕駛努力著,想將直升機接近我們好不容易清理出來的小平台,但是無論怎麼飛,都無法抵抗峭壁的側風。看到直升機甚至被突然的側風吹得擺盪了30度左右,真的極度驚險。30分鐘的時間,直升機不斷繞行四周,但最後仍然無法執行吊掛任務,落寞的飛離我們。
當下,同仁們難掩失望的神情,因為我們攜帶的裝備,無法將許姓同學以人力的方式運送出去。直升機吊掛失敗時,已經是下午16時30分左右了。透過成大佳珊與麗陽特戰邱中校的專業判斷,我們評估了現有人員的裝備,發現夜攀此冰溝的裝備不足,甚或連夜宿雪地的裝備都不夠,確定直升機沒有辦法再次執行吊掛後,我們便迅速向在烏拉孟斷崖駐紮的同仁(消防人員家銘與朕嘉)請求支援帳篷、睡袋等露宿裝備,好不容易又下來了兩位夥伴,成大植凱與另一位麗陽特戰部隊的國軍弟兄。他們抵達時,時間已經將近18時許,夜幕已經降臨,他們憑藉著驚人的膽識與過人的技術將補給裝備帶給我們,真的相當令人驚訝與感動。
當天晚上,我們以衛星電話向丁大隊長與玉山分隊長琮文學長聯絡時得知了一個壞消息,經過今天海鷗直升機的研判,此地形過於困難,難以實施吊掛,因此空軍救護隊已經決定隔天不進行吊掛作業了!此一消息一出,大家為之震驚,因為在這樣的雪地環境下要將許姓同學以人力向上移動超過五百公尺實在過於困難,不是技術的問題,真的是地形的問題!
在與佳珊、邱中校討論過後決定若是明天中午前吊掛仍不成功之時,我們就要想辦法自行脫離這個困境了。後來再與丁大隊長聯絡,還好後來空軍救護隊還是答應會盡全力嘗試,並且由該救護隊駕駛技術最精湛的副隊長親自駕機出動。
7.學長會帶你下山的
我們所有人就在規劃好明天的計畫後,早早就休息了。但是說真的,大家都睡得相當不好。十個人擠在一頂帳棚內,或坐或臥,夜晚的溫度應該只在零度C左右,好幾次的醒來都是因為凍到不行,只要一碰到帳篷,也會立刻驚醒。感覺得出來,這一夜,大家都不好過,但總算是熬了過來。
隔天早上6時許,聽見了陣陣的低鳴聲,筆者馬上衝出帳篷,雪地依舊白得漂亮,抬頭一忘,只見海鷗直升機正在不斷盤旋,以衛星電話聯絡之後確定是再次探勘地形,以確定直升機進場的角度。第二架次的海鷗直升機將會於十點多於嘉義起飛。而後,直升機再次離開了我們。
今天的計畫目標是將許姓同學移動到適合吊掛的地點,並且尋找是否有其他路可逕行林道出去,而不必攀爬危險度極高的冰溝。
第一個任務還算簡單,更高處有一個似乎適合吊掛的地點,我們一行人,由國軍弟兄領頭,稍稍開闢了好一些的路徑,但其實此點的吊掛仍然是相當高難度的,因為該吊掛點依舊緊鄰山壁,而且除了山壁之外的三個方向皆為懸崖,唯一的優點是較昨日吊掛點為高,且較為空曠一些。
昨晚為我們運送物資下來的成大植凱也是一位經驗相當豐富且相當好相處的人,他說許姓同學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小學弟,常常笑笑的,很喜歡很喜歡爬山。植凱一邊同我說著,一邊也對著許姓同學說「學弟啊!我們要帶你回家了,要保佑我們,學長會努力把你帶下山的,我們一起回家去看爸爸媽媽,他們都很擔心你,好不好?我們一起回家。」語畢,低聲啜泣,淚流不已。
我聽了又一次心酸難過,卻又為許姓同學有這樣好的學長姐感動。他們也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參與此次的搜救任務,看著自己學弟最後的面容,其內心的煎熬絕對遠遠勝過我們。
8.快快回家吧
在靜寂的山中,只有風聲、鳥鳴聲,與我們踩在雪上的聲音。沒有說話聲時,這兒就靜寂的可怕。接近11時左右,天空雲霧開始轉濃,此時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希望天氣能好些,不要阻礙海鷗直升機的飛行。也許是祈禱發生了作用,天上的雲霧移開了一大片,此時也正巧,我們便聽見了那眾所期待的聲音――海鷗來了。在空中盤旋了近二十分鐘的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最佳的進場點,因為山勢的關係,甚至導致機頭並不是朝向我們的方向,而是側著機身靠近我們。一直一直接近,慢慢的、穩穩地靠近,直升機的低鳴越來越大聲,但是我還是緊張地聽得見自己的心跳。
終於,成功的到達我們正上方!距離我們不到十公尺,距離兩邊的山壁也不到二十公尺!我從來不覺得海鷗直升機有如此巨大,如此威風凜凜。直升機的風壓緊緊地把我們壓在吊掛點上,此時直升機上的機工長放下了吊鉤,筆者馬上把吊鉤掛在捲式擔架的鉤環上,筆者猶記得一位同仁奮力的幫忙壓著我的腳,深怕我被吹走。吊鉤連接完成,我看著許姓同學徐徐的被吊上了直升機,那一幕好像靜止了一般。我心中默念著「回家了,回家了,快快回家吧!」
隨後,機上的人員揮舞雙臂,向我們比了個X,我想意思應該是「這裡真的太危險了,我們沒真的有辦法在這裡吊掛你們。」隨後就飛離了我們。稍後以衛星電話向丁大隊長通聯的結果果真也是如此。現在,我們剩下的唯一任務就是要平安離開這裡。
9.撤離
經過成大佳珊與麗陽特戰邱中校的下切查看,發現再以繩索下降五
最後到達一高處,發覺要再前行已經無路,此時時間約莫下午17時30分左右,為了確保各救援人員的安全,筆者決定再次透過丁大隊長向國軍申請直升機吊掛我們,後來也順利的吊掛成功,並將我們平安的送到了嘉義空軍基地。
在那邊我見到了親自執行吊掛任務的楊副隊長,並向他握手致意,真的非常感謝。他說道「那邊的地勢真的是太驚險了,吊掛完後我就沒有氣力再吊掛你們了。」一想到當初的情景,我也不由得的點頭稱是,真的從未看過有辦法飛行得這樣接近的海鷗啊。在空軍救護基地享用一頓最完美的晚餐後,我們就結束了這趟驚險的雪地任務。
10.我愛山
事後,我上網搜尋了許姓同學的部落格,其中有一段話「我愛山,山的美、山的遼闊、爬山的累,你們都不會懂得。」
11.保有赤子之心
有人說,一起爬過一座山,就是一輩子的夥伴。有人敬山而登山,有人挑戰自己努力攻頂,無論哪一項,都是享受登山的快樂。登山有其風險,但風險何處沒有?看見登山意外險的推動,其實不只是登山,潛水、極限運動又何嘗不是危險性高的活動?我們能做的,如果是加強自己的專業,培養自己的興趣,這樣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當學到可以保護自己的時候,就是可以準備訓練自己拯救別人的時候!如果自己沒有努力過、嘗試過,就別去批評別人的所作所為。
我常常在想,我能做到多少?我因為山難搜救而接觸了山,山的遼闊、山的危險,我略知一二,但是比起其他的登山前輩,我還差得太遠。
於是我告訴自己,一個真正有毅力的人,不會面對危險就退縮,一個真正有勇氣的人,會無時無刻的努力,直到需要他的那一天到來。一個真正無畏的人,是在別人嘲笑他後,他仍然努力向前的人。這些人也許不是社會上的甚麼大人物,卻是社會上不可或缺的小人物,我以此自勉。希望在未來,我依舊可以保有這份赤子之心,為下一個需要我幫忙的人努力奮鬥,為減少同胞的苦難勇往直前。
12.感謝
真的感謝幫忙這次山難搜救的各個機關團隊,此次任務,我深刻發覺,缺少了任何一個機關都不行,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很重要的螺絲,讓這個任務可以順利完成。
空軍救護隊的各位機長、機組員,成功吊掛許姓同學的楊副隊長,你們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成大登山社植凱與佳珊,你們的專業與勇敢令我非常非常佩服。
國軍麗陽特種作戰部隊的各位夥伴,你們驚人的體力與雪地經驗讓我深深感佩與尊敬。
在馬博拉斯山屋的家銘、朕嘉與玉山國家管理處、玉山國家森林警察隊的各位夥伴,因為有你們,我們才有足夠的的裝備器材與後援。
最後特別感激在玉山分隊擔任前進指揮所的丁大隊長與琮文學長,因為你們與各機關的聯繫,我們才有辦法一起完成這次的艱鉅任務。互相合作幫忙,各取所長,人與人之間因為有這層無法分開的關係,才讓我真正的體會人生,才讓我知道我擁有一群最真誠、最值得信賴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