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輝的禾本科植物特展
高爺 105,03,13
野狼隊的阿輝專業很強,本事特大,去年邀請來「成大山協甲子系列演講」,講題是「生態保育你和我」,相當精彩。
阿輝又在特生中心策畫了「禾本科植物特展」,開展一個多月來已經有不少OB去參觀過了,我也在二二八連續假日的第一天,和許多OB連袂參觀,真正增長知識。
禾本科植物和農業與我們生活習習相關,不只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燕麥、甘蔗、竹子等農作物,家畜吃的牧草、田間雜草、庭園草坪等也是禾本科植物
。許多官方的徽章左右兩側有稻穗或麥穗,代表以農立國。我們爬山時無所不在的茅草與箭竹,都是禾本科,登山者沒有略懂一點不行啦!快來看展吧!
展期:2016,01,21~2016,11,30
地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保育教育館 B1 特展室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一號
在此整理相關資訊與報導,敬供大家參考。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16禾樂融融 禾本科植物特展 官網
https://poaceae2016.wordpress.com/
「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摺頁電子圖檔
http://tesri.tesri.gov.tw/view.php?catid=302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官網>首頁>活動預告>禾樂融融 禾本科植物特展
http://www.coa.gov.tw/show_act.php?cat=show_act&serial=coa_diamond_20151215092831
恐龍滅絕後哺乳類怎活? 禾本科植物功不可沒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2016,02,16
http://e-info.org.tw/node/113282
〈禾草與人生〉影片
出版: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委員會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發行日期:2013,10,24
製作人:陳志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gbrn6zXC0
禾本科植物有多重要? 特展說分明
中央社/記者 楊淑閔/2016,01,19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將自1月21日到11月30日止,在中心的保育教育館舉辦「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揭露禾本科植物,即草、竹等在生態系統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特生中心指出,說到禾本科植物,多數人無具體概念,若以「草」稱之,多數人就有概念了,而全世界陸地有1/3面積都是草原。舉辦特展的特生中心就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特生中心並說,禾本科的穀類也提供全世界人口超過40%熱量的來源,包含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燕麥等,連家畜食用的牧草、製糖的甘蔗、田間的雜草、庭園的草坪等都是禾本科植物。
特生中心解說教育組助理研究員謝仲甫說,以台灣的生活來說,現在台語所稱「柑仔店」,即雜貨店,就是因為過去用禾本科植物中少數材質較硬的竹子所編的「(竹敢)仔」裝雜貨銷售而來的。其中「(竹敢)」與「柑」的台語同音。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601190293-1.aspx
特生中心禾本科植物特展 一窺禾本科植物之堂奧
臺灣好新聞報/記者吳素珍/南投報導/2016,01,21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1日上午在保育教育館舉行禾本科植物特展開幕儀式,由該中心主任方國運主持,隨後由專人進行展場導覽解說,展期至1月30日,歡迎大家一窺禾本科植物之堂奧,非常精彩。
特生中心指出,禾本科植物一般泛稱為禾草(grasses),全世界的禾本科植物約 650屬10,000種,種類數目僅次於菊科(Asteraceae)、豆科(Fabaceae)、蘭科(Orchid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台灣的土地面積雖不大,卻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生物種類亦多,其中維管束植物種類數目最多的即禾本科(Poaceae),是台灣植物五大科之一,有120屬,約300個種類。
△ 禾本科植物特展的導覽解說。
△ 古早味「埕」的場景呈現禾草植物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該中心又指出,從物種演化的角度來看,禾本科是一個成功的科,因為幾乎在地球地表上的任何地景,從酷熱到嚴寒,從水域到沙漠,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對環境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然而另一方面,禾草的形態與其他一般高等植物迥異,花部是細小、看似相似卻又千變萬化的小穗(spikelet)構造,肉眼難辨,需借助顯微鏡,而莖葉等營養器官初看之下卻又千篇一律,不易鑑別,因此常遭到忽略,尤其是以森林為主要生態系統的臺灣,關心自然保育的人士及主管自然生態保育業務的單位常常會忽略禾草,另一方面禾草學的研究也從未登上熱門的科學研究之列。
然而禾本科的穀類提供全世界人口超過40%的熱量來源,如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燕麥等,以及家畜食用之牧草、製糖的甘蔗、田間的雜草、庭園之草坪等,都是禾本科的種類。此外,全世界有1/3面積為草原所覆蓋,動物的生存與禾草的存在有關,土壤的化育與肥份的循環也少不了禾草,外來入侵植物亦有許多禾本科的種類,而諸如芒草及象草等大型禾草,也在生質能源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說,禾草除了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之外,跟我們人類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
特生中心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舉辦禾本科植物特展。本次特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展出圖文並茂的內容,帶領大家一窺禾本科植物之堂奧,非常精彩。歡迎大家前往該中心保育教育館,進一步了解這群對我們很重要,卻是最常被我們忽略的植物。
http://www.taiwanhot.net/portal.php?mod=view&aid=76639
看展覽長知識 禾本植物特展
聯合報/記者 黃宏璣/集集報導/2016,01,24
△ 集集鎮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正展出禾本科植物特展,是寒假知性旅遊好去處。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即日起至11月30日舉辦禾本科植物特展,值得家長帶著放寒假小朋友來趟知性之旅。
「你想知道全世界有1/3面積為草原所覆蓋,動物的生存與禾本科植物存在息息相關?未來綠色能源的發展也將利用大型禾本科植物?」農委會特生中心保育教育館禾本科植物特展,有深入淺出的圖文說明,家長帶小孩參觀可請教育館解說人員導覽。
特生中心植物組副研究員陳志輝表示,全世界的禾本科植物約650屬1萬種,種類數目僅次於菊科與豆科、蘭科和茜草科。
台灣土地面積雖不大,卻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其中維管束植物種類數目最多的即禾本科,是台灣植物五大科之一,有120屬約300個種類。他說:「禾本科從酷熱到嚴寒,從水域到沙漠,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對環境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
禾本科的穀類提供世界人口逾40%的熱量來源,如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燕麥等,連家畜食用牧草、製糖甘蔗、田間的雜草、庭園之草坪等都是禾本科,可說跟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陳志輝歡迎家長帶小孩到南投縣集集鎮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參觀,可以增長「可用草來淨水」、「禾草新能源替代方案之一」、「竹是最大的禾本科植物」等知識。
植物界「小強」…… 這些草原來這麼有用
http://a.udn.com/focus/2016/01/20/17127/index.html
水稻、大小麥…… 都是禾本科植物
蘋果日報/記者 戴安瑋/台北報導/2016,01,19
農委會特生中心肘於1月21日至11月30日,在特生中心保育教育館B1特展室(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舉辦「禾本科植物特展」。特生中心說,全世界人口超過40%的熱量如水稻、小麥、大麥等,來源是禾本科植物的穀類所提供,全世界有1/3面積為草原所覆蓋,動物的生存與禾本科植物的存在息息相關。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陳志輝說,禾本科植物一般泛稱為禾草(grasses),全世界的禾本科植物約 650屬1萬種,種類數目僅次於菊科(Asteraceae)、豆科(Fabaceae)、蘭科(Orchid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台灣土地面積不大,禾本科(Poaceae)是台灣植物五大科之一,有120屬,約300個種類。
他說,地球地表上的任何地景,從酷熱到嚴寒,從水域到沙漠,都可以看到禾本科植物的蹤跡,對環境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禾本科的穀類提供全世界人口超過40%的熱量來源,如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燕麥等,以及家畜食用之牧草、製糖的甘蔗、田間的雜草、庭園之草坪等,都是禾本科的種類。
此外,全世界有1/3面積為草原所覆蓋,芒草及象草等大型禾草,也在生質能源扮演重要角色。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19/778735/
特生中心禾本科植物特展 21日開幕
中時電子報/許瀚分/2016,01,19
△ 禾本科植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竹子就是最大的禾本科植物,特生保育中心將舉辦特展,帶領民眾認識禾本科植物。(許瀚分攝)
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禾本科植物,無論在學術研究或保育業務上都常被忽略,為讓民眾對禾本科植物有進一步的認識,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辦「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本月21日開展,預計展出自11月底,特生中心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沒有禾本科植物,就沒有人類」,特生中心植物組副研究員陳志輝表示,全球禾本植物有上萬種,據記載台灣有346種,一般人常稱的草就是禾本科植物,另外像水稻、小麥、竹子及玉米等,也都是禾本科植物。
陳志輝說,全球陸地有3分之1的面積為草原覆蓋,世界人口超過40%的熱量都源自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在地球生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人類活動如畜牧業、新能源的開發都有所助益。
特生中心特展將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帶領民眾認識影響人類最深,卻始終被忽略的禾本科植物。特展展出日期為1月21日至11月30日,地點在南投集集的特生保育中心,全票60元,優待票30元,周二學生免費入場參觀。
幫草刷存在感 農委會首辦草特展
台灣醒報/記者 黃捷/台北報導/2016,01,19
△「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將展出掃帚、畚箕、竹籃、藤椅等禾本科的生活製品。(photo by 黃捷/台灣醒報)
「全世界有3分之1的陸地面積被草覆蓋,人類有4成的熱量來源也來自草本的穀類。」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站主任陳志輝19日表示,草是很沒存在感的植物類別,但它其實無所不在,像是平時食用的稻、麥、玉米和家畜食用的牧草、庭園草坪等。為了讓大眾了解草本植物的重要性,農委會首度為草舉辦特展,不再讓草被邊緣化!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日舉辦「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展前記者會。鍾愛禾本科植物、甚至出過3本禾本科植物誌的站主任陳志輝表示,禾本科植物俗稱禾草,雖然禾草無所不在,但在一般民眾及科學界眼中都「超沒存在感!」不僅民眾不知道草的重要性,在科學界更是冷門的研究主題。
陳志輝說,比起動物保育以鳥類生態最被關注、植物界也以木本大樹為研究大宗,使得禾本科常被忽略,台灣研究禾本科的專家學者甚至不到5個人。他說,禾本科的重要性除了是最重要的糧食來源,對於生態系統更是不可或缺,田間雜草、庭園草坪都是穩定生態循環的要角。
除此之外,芒草、象草能做為生質能,未來是綠能發展的明日之星。陳志輝也大大肯定草的適應力,「從赤道到極地、從海洋到沙漠,地球上任何地景都可以看到草的蹤跡。」
「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訂1月21至11月30日在南投縣集集鎮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展出,特展除了有各種禾草科模型,也呈現古早味「埕」的場景,裡頭展出掃帚、畚箕、竹籃、藤椅等禾本科的生活製品,以及麵包、稻米等禾本科食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60119-yVHY
草的力量! 菅芒、牧草也能當能源
自由時報/記者 劉濱銓/南投報導/2016,01,20
全球暖化議題引發各界關注,生質等替代能源讓各國爭相投入研究,就連菅芒、牧草也可以當作能源,以低碳排的方式解決能源問題,集集特生中心21日起將舉辦「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以人類世界與大自然中禾本(泛指草類)植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呈現小草的強大力量。
△ 集集特生中心「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展示芒草等大型禾草植物,是未來生質能源的明日之星。(記者劉濱銓攝)
△ 芒草等大型禾草植物,是未來生質能源的明日之星。(集集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陳志輝表示,平常讓人忽視,鮮具存在感的禾本科植物,其實對人類生活相當重要,除了五穀雜糧是禾本科外,牛羊等肉類也都以禾本植物為食物來源,日常生活多元應用的竹子也是禾本科,尤其火力發電碳排嚴重,生質能源成為新興替代能源,在英國就有電廠以芒草(菅芒)取代5%的燃料來源,就連巴西也有以象草(牧草)當作燃料來源的發電廠,十足展現禾本科植物的強大能量。
特生中心說,「禾樂融融─禾本科植物特展」將展至11月30日止,展區有許多日常生活中看得到的禾本植物展示與應用,例如竹藝品、童玩、掃把、畚箕等,相當寫實有看頭;每週二學生日憑學生證就可免費入園,尤其今年起,國小以上學校機關申請入園,經核可就能免費入場,盼藉此推廣知識教育,歡迎民眾洽詢。
能吃、能發電 農委會要幫禾草植物「刷存在感」
聯合報/記者 洪欣慈/台北報導/2016,01,20
"禾樂融融" 介紹與人類息息相關禾本植物
新網/記者 陳旻/台北特稿/2016,01,19
http://newnet.tw/Newsletter/Comment.aspx?Iinfo=5&iNumber=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