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驚艷
聯合報 聯副/蕭瓊瑞 2017,10,21
走入台北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個二樓展覽室,映入眼簾是滿滿的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包括:織繡、木雕、陶器、編器、飾物……等等,竟然都是出自同一個收藏家的手中!那是何等艱難的一種堅持與毅力?又是何等耗費心力與財力的一項巨大工程?
陳正雄淡淡地說:「就是要把這些東西留在這塊土地上!」
國際知名的抽象藝術家,曾經破紀錄地兩次獲得義大利佛倫羅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的「終生藝術成就獎」和「偉大的羅倫佐金章」,同時也是2014年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的畫家陳正雄,在他三十二歲那年,毅然辭去台北美援機構的高薪工作,全力投入專業的創作生涯。為了豐富自己的創作內涵,也是受到立體派大師畢卡索由非洲原住民木雕獲得創作靈感的啟發,陳正雄也試圖從台灣原住民族樸質的藝術中汲取養分。那是1967年左右,他開始離開台北,進入台灣南北各地的原住民部落,進行田調,也近身第一手接觸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從事研究與系統性收藏。此時,他發現也有許多外國人,特別是日本人,帶著大批金錢,前來大量收購這些文物。這些精美、稀有,且深具時間紋理的文物,一旦離開這塊土地,就幾乎不可能再回來。這危機感令他深受震撼,並立下宏願:「要讓這些東西留在這塊土地上!」於是他展開了這條漫長而艱辛的收藏之旅。
由於美術的背景,陳正雄對收藏除了要求具時間的久遠度,更要有藝術的精美度,他說:「歷史性、藝術性、稀有性、完整性,缺一不可。」甚至一度他堅持只有頭目、貴族階層才能擁有的藝術精品才收。因此,人類學家,也是台灣文建會首任主委的前中研院院士陳奇祿教授就推崇說:「陳正雄的收藏,不只是民族學的標本,更是台灣原住民的藝術精品。」
為了收藏這些一錯身就可能遺失的文物,陳正雄耗費了大量的心力與財力。五十年來,他先後賣掉了台北的四幢房子,那都是當年最精華地段,包括:中山北路、重慶南路、延平南路、仁愛路的房子。有一次,為了搶購一件排灣族稀世之寶的古陶壺,藏家開價不菲,幾乎就是當年台北一幢中高級房子的價格,他想盡辦法籌錢,還差30萬。左思右想,只好求救於建中同學的父親,也是當時第一銀行的董事長。這位前輩問明原委後,立即核准他向銀行借貸30萬元,並破例延緩他還款的時限。
後來,陳正雄的父親和這位銀行家好友聚餐,擔憂地問起兒子為了收藏而耗盡大量財力的問題。這位董事長好友安慰陳父說:「原住民的文物我不懂,但我知道許多了解原住民文物的朋友,他們想買的最好的東西,都被你兒子買走了!」
陳正雄當年費心收藏的這件頂級古陶壺,也在這次國立歷史博物館「原鄉驚艷」的特展中展出,是全展的亮點之一,甚至作為此次專輯的封面文物。
陶壺、青銅刀柄、琉璃珠,並稱「排灣三寶」,是排灣族社會常見的物品,自古以來就保有神祕的色彩。族人深信,這些都是歷代祖先傳下來的寶貝,也是貴族階級才能擁有的文物。
排灣族社會有嚴謹的階級制度,因此陶壺也是「分等級、定尊卑」的重要憑藉。依陶壺壺身的紋飾、形制、大小,可區分為七個等級。這些不同的等級,又依紋飾的內容,而有陽壺、陰壺,與陰陽合體壺三種。
陳正雄收藏的這件古陶壺,是目前世上可見最大的陽壺,高36.5公分,口徑14.3公分。壺身作圓菱形、無足、無耳、圓底;以低溫素燒而成,陶質細緻,呈褐色,稍帶光澤,短頸圓口。紋飾集中在上半身的頸部至腰部,有陰刻四圈雙環圓圈紋。雙環圓圈紋間,由上而下分別摻以一圈陰刻圓點紋及兩圈菱形紋。另再以四尾浮雕蜷曲百步蛇黏附於壺身兩側,蛇身亦陰刻細緻菱形紋,凜凜然有「王者之風」的氣度。
目前全世界可知的這種大型古陶壺,僅存兩件。一件由日本大阪近郊的「天理大學博物館」所珍藏,另一件即為陳正雄所擁有。而陳正雄所藏這件,形制規整,壺身完好,完全沒有破洞修補之缺憾。至於壺口口沿的缺損,並非保存上的不慎,而是排灣特殊習俗的遺存。原來,排灣族人每生一兒子,或女兒出嫁,大頭目就會在壺口折下一小塊陶片,作為一種信物與紀念。
陳正雄對原住民族文物的收藏,並不像一般賺取價差的骨董商,右手進、左手出;而是一種出自真心的熱愛保藏與細心的研究,件件都進行詳實的調查、記錄與分析。早在1978年,陳正雄便將所藏文物擇要出版《台灣原始藝術精選輯》;1986年3月起,又在《自立晚報》連載〈原住民文物細看〉,前後長達三年之久;2002年3月,在《聯合報》開闢專欄「原鄉藝術博物館」,持續年餘。此次國立歷博物館的展出及巨型專輯的出版,正是陳正雄一生對台灣原住民族文物收藏、研究的總集成;既是對自己一生收藏的一個交代,也是呈現給故鄉台灣最珍貴的一項禮物!
陳正雄從大批收藏中擇精展出,讓海內外的觀眾、遊客驚艷於台灣原住民藝術之美。此次展出,計包含四個大項:中間的大展廳,以服飾為主;左翼展廳展雕刻,右翼展廳展陶器飾物與編器。所有展品,都由陳正雄親自撰寫簡介,並以中英文併呈,是集知識與美學於一身的一次高水準展出。
服飾織繡是最能展現台灣原住民色彩天分的一項產品,他們擅用大紅、大黑、大藍等鮮明的原色,卻又協調且豐美。陳正雄坦承,自己的創作就深受這些充滿生命力色彩的影響。
所謂「服飾」,是包括衣服和飾物,台灣各族群都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和紋飾象徵。台灣原住民衣服的形制,早期以「方衣」系統為主,之後受到漢人影響,而有了衣袖、衣領和披襟的形式,但紋飾、色彩總是保留他們原有的特色。衣服的製作,主要是織和繡的技巧,乃原住民女性最重要的工作。根據台灣原住民族的習俗,男人的職守是狩獵,女人則必須精於織布和刺繡。因此,台灣原住民族的織繡藝術自古即相當發達。近代則加入新的媒材,如:毛線、銅鈴、鎳幣……等,更顯得華美、活潑。
在陳正雄收藏的服飾中,有幾件特具典型,值得觀眾特別留意觀賞。例如:一件「泰雅族男子無袖貝珠長衣」,泰雅族人稱為Luks-Kaha,意為「貴重金衣」,又稱「首功裝」,是專供勇士、頭目、族長等參加祭祀慶典時所穿的禮服。依泰雅族的傳統,必須斬取敵人項上人頭的勇士,才有資格穿它,所謂「斬敵十首,方得一衣」。這件長衣,以約10萬顆的貝珠串成,長達97公分;成串的貝珠,以橫、直排列,白色搭配空隙間的紅色織布,顯得極為高雅、莊嚴,是台灣原住民族諸多精美絕倫的服飾中最具特色者。
另有一件排灣族的〈珠繡雲肩〉,是受漢人影響而有的產物。在黑色環形的麻布上,以橙、黃、綠三色小琉璃,綴繡成頭上戴帽的連續人頭紋;外圍珠繡以百步蛇演變而成的菱形連續紋,兩道菱形紋間又夾以一道飾釘和細小鍊條,最外圍則環繞兩道橙、黃相間的小珠串。但更引人注目的是環形麻布下端,總共墜掛了42條穗飾流蘇。這些流蘇的材質,包括:鎳幣、小銅鈴、花蕾形鎳片、小珠串,和鍊子等。披戴在女子肩上,走路、跳舞時,流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銅鈴、鎳幣相互撞擊而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甚至在旋轉時,流蘇的飛揚起伏與律動,在在給人一種「春和景明、芳意綿綿」的生命愉悅感。
雕刻也是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的大宗。雕刻的表現範圍極廣,大到如建築的簷桁、立柱,小到如婦女用的針線板。其他尚有:木枕、壁板、木盾、門板、木偶、竹杯、木桶、木盆、刀鞘、占卜箱、連杯、木匙、木盤、菸絲盒、菸斗、木梳……幾乎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器物,無所不包,也都在陳正雄的收藏之列。
台灣本來就是多山多林木的地區,林木提供雕刻必要的媒材,也是理所當然。但台灣原住民族以自由活潑又富創意的心靈,將這些生活器物予以藝術化、精美化,則處處有著令人驚艷稱奇的表現。試想:今天即使五星級的大飯店中,使用的湯匙,能比得上台灣原住民族木匙雕刻的精美嗎?
在早年收集台灣原住民文物的時期,陳正雄曾將一些買自排灣族人的木雕菸斗,贈送給美國的朋友;未料,竟獲得他們極大的珍愛與欣賞,陳正雄這才發現這些東西的魅力,開始盡力收藏。台灣原住民族木雕藝術的精美,發揮了他們對祖靈的尊崇、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生活的樂觀面對。在細微處講究,處處有生機、時時有創意。
陶器和編器,也是生活中必要的物品,都在實用的功能取向中,輔以高度的美感,讓生活的實用,提升到藝術的層次,豐富了生活,也充實了精神,一如前提的古祭壺。
面對這樣龐大的收藏,要如何保存、維護?本身便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陳正雄半世紀的心血,成就了自我的藝術創作,也圓滿了為社會保存住「文化資產」的初衷。
陳正雄語重心長地說:「希望這些文物,能永遠的留在這塊孕育它、創造它的土地上!或許有一天,能為這批珍貴文物蓋間博物館吧!」
https://udn.com/news/plus/9433/2769283
參考資料
1.《原鄉驚豔:臺灣原住民藝術》
作 者:陳正雄
編 輯: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389000
2.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 > 展覽 > 展覽回顧
原鄉驚艷──陳正雄臺灣原住民文物收藏展
2017,06,24〜2017,09,10
http://www.nmh.gov.tw/zh/exhibition_2_3_22_831.htm?1
編輯╱高爺 106,10,29
留言列表